春暖花开季,教研正当时。为了追寻更美的教育风景,为了心中的那份教学热忱,为不断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加强老师之间的学习交流,5月13日下午,我校开展了五年级下册语文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课由李志尾老师主讲,课题为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
创设情境
李老师认真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努力践行“先学后教”教育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全文围绕着杨氏之子的聪慧,通过写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对话,来突出小孩子的聪慧,老师采用直接导入的方式导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生活中有很多精妙的语言。有的语言幽默风趣,有的语言机智巧妙,有的语言精练得当。从《杨氏之子》这课中去感受一下语言的魅力吧!
教材简说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李老师详细的为学生介绍文章的来历,《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本课描述了杨氏之子的聪明,把杨氏之子巧妙的回答描写得惟妙惟肖,幽默风趣。
作者简介
好的文章和好的作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好的文章需要好的作者来创作,而好的作者则能创作出好的文章,李老师细心的为学生介绍作者刘义庆。
解释课题
通过让学生理解课题,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李老师让学生自己叙述重点字的书写和含义。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自主探究获得新知。
解读课文
李老师让学生先独立画好停顿,带着注解,去尝试翻译文言文,也用自己的话去讲一讲这个故事,在本课的教学过程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以师为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运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对文言文有个初步的认识;在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古文的意思;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感悟语言的艺术魅力,体会古文的韵味。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
点拨训练
课程受理完之后,让同学们做作业本,巩固知识,增强记忆力,用做课堂作业来检验学生这堂课学到的东西,做到温故知新。
整节课李老师以“读”为主线,设计了“五读”: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明文意、读中品人、熟读成诵。抓住“甚聪慧”三个字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分析品味杨氏之子的言语之趣及人物形象。
课程结束了,但是学习没有结束,课后语文组老师及时评课,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对课堂中的亮点给予充分的肯定,也指出不足之处。
水本无华,相撞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心灵的碰撞,灵感的生发,即是教研的意义所在。相信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会涌现出更多的精彩课堂,激起更多智慧的火花。我们深研促优,用心用情托举孩子们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