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事三则
“五一”期间听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两个五四的吊诡》的讲座,发现两件有趣的事。一是蔡元培当校长时聘请了陈独秀去当北大的文科学长,相当于今天的文学院长。而当时的陈独秀虽然留学过日本,却什么学历都没有。为了能让陈独秀去当文科学长,蔡元培冒学校之大不韪,为陈造了假学历。当然陈独秀有一肚子真才实学,没有辜负这个假学历。那时的蔡校长不唯学历唯真才,不惜有可能背着骂名揽人才,牛啊!
二是1917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涌现出一大批文青,他们对旧的文化伦理大肆批判,提出不要家庭,不要回家,就连姓氏也觉得也要抛弃。天津觉悟社的一批文青就曾经通过抓阄来决定自己的名字,比如后来成为名人的D抓了一号就称呼一号,后来借此化名过一豪;Z抓了五号就称呼五号,后来借此化名过伍豪。就是这些当时不成熟的文青,他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一直孜孜不倦百折不挠地努力奋斗着,最终炼成新中国的一代伟人。
这第三个吗,不是教授说的,是我看到的。黄山市西溪南有几个年轻人捣鼓了一个名为《徽物质-新文礼空间》的店铺,经营杂货礼品。近期他们在吆喝称作“卖风”的礼品,知道是啥嘛,其实就是人们常见的普通折扇。扇子的主要作用就是取风,把卖扇创新为“卖风”后,看似你买的是一把便宜的扇子,其实其价值是台“创维电视”,是能帮助打你开脑洞的金钥匙,买了它就超值啊!有位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的资深智者参观了店铺后,送给他们三个字——有意思。
在我看来,这班年轻人所做的把产于徽州的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成新文礼商品,就是在填补供给侧的空白,属当前大众瞩目的新质生产力范畴一点不为过,不可小觑他们对推动徽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成新文礼商品的社会影响力啊!
三个趣事中都有年轻人的身影,世界最后是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