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和几个朋友一起迷上了寻宝。寻什么宝?国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称“国保”。这些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了古建筑、石窟寺、古遗址等等各种类型的文化遗产,都是非常宝贵的文物,因此都是实实在在的“国宝”。在此之前除了北京周边,还去了天津、河北、河南,山西也已经去了三趟,这不,今年“五一”,趁着几个朋友都能抽开身,就又开启了辽西的寻宝之旅。
第一站 锦州北镇市
北镇庙
北镇庙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城西两公里的山岗上,是北镇医巫闾山的山神庙,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要想看懂北镇庙,还是先要对中国古代的国家级祭祀有所了解。中国自古以来重视祭祀,“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就是说算得上国家大事的除了战争就是祭祀了。国家级祭祀一般由皇帝亲自祭祀,或由皇帝派员祭祀。拿明、清两朝来说,国家级祭祀有在京城的太庙(现在的劳动人民文化宫)祭祀皇家祖先;在社稷坛(现在的中山公园)祭祀土地神和五谷之神;在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祭天、地、日、月;在历代帝王庙祭祀历代帝王;在孔庙祭祀至圣先师孔子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对各地名山大川自然神的祭祀,就是祭祀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五岳”是不同方位的五座神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镇”是地位略低于“五岳”的另外五座神山: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西镇吴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四海”是东、南、西、北海;“四渎”是江(长江)、河(黄河)、淮(淮河)、济(济水)四条大河。
中国古代的历代帝王都把大山大河当做神灵供奉,表现出中国人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北镇庙是供奉和祭祀北镇医巫闾山神灵之所,是“五镇”中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山神庙。
北镇庙始建于隋朝,元末被毁,明朝重建。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采用传统的中轴线布局,延中轴线由南至北依次为石牌坊、山门、神马殿、钟鼓楼、御香殿、大殿、更衣殿、內香殿、寝宫等。
石牌楼 六柱五楼单檐庑殿顶,建于清初。但除东稍间(右边颜色较深部分)为原物外其余大部分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修复。
神马殿殿内,神马及马童塑像为近年重塑。
北镇庙内的碑林。
大殿建于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是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
殿内北镇山神塑像为近年重塑。
殿内东西及北侧墙壁上有保存完好的明代壁画,壁画内容是32位明代开国元勋的画像,形象生动,线条流畅。
大殿檐下斗拱为双昂五铺作,补间铺作均为两攒。斗拱看上去像是近期重新彩绘过,鲜艳的色彩给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
寝宫相当于山神的内宅,建于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
寝宫檐下斗拱为三杪六铺作,层数多于大殿。补间铺作当心间为四攒,次间两攒,尽间一攒。斗拱彩画虽已剥落,但给人的感觉是古朴、真实。
观察北镇庙的斗拱,与辽代奉国寺相比,横截面尺寸已较为纤细,昂嘴也已削为曲面的琴面昂。但与同为明清时期北京的古建筑相比,补间铺作数量仍然较少,而且普拍枋又厚又宽。虽为明初建造,但似乎更接近于宋代的结构特点,不知是否确切。
第二站 锦州义县
广胜寺塔
广胜寺塔位于义州古城西南角,建于辽开泰九年(公元1020年),和奉国寺同时期。2013年广胜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胜寺塔近景
广胜寺塔为八角形实心密檐式砖塔,共十三层,塔高约42.5米,塔身各面塑有精美的青砖浮雕。
广胜寺塔是北方诸多辽塔中始建年代较早,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塔,是辽代砖塔的上乘佳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北京天宁寺辽塔建于公元1120年,广胜寺塔比北京天宁寺塔早了整整100年,但天宁寺塔可是北京最早的地面建筑物)。
塔身东北面佛龛内的佛像和两旁的胁侍菩萨,历经千年风雨,虽然有些残损,但仍可看出精美的线条和慈祥的面容。
佛像之上有两个左右相对的飞天造型,造型生动、飘逸。
须弥座的每一面雕刻有凶猛的狮子,每个角都雕有一个威武的披甲力士,支撑着塔身。狮子下边雕刻有一圈的乐伎俑,手持各种不同乐器,但现在依稀只可看出身形,而难以辩别乐器种类了。
奉国寺
奉国寺位于锦州市义县东街,始建于辽开泰九年(公元1020年),是辽圣宗耶律隆绪为母亲萧太后所建的皇家寺院,是国内现存辽代三大寺院之一(其余两座为蓟县独乐寺和大同华严寺),其标志性建筑大雄殿是中国早期古建筑遗存中最大的单层木结构建筑,是辽代佛教建筑的最高成就。殿内还有世界上最古老、最高大的泥塑彩色佛像群。
1961年奉国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奉国寺虽然是辽代寺院,但确是采用了典型的中原地区佛教寺院布局,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依次为外山门、内山门、牌坊、天王殿、大雄殿。这些建筑除大雄殿为辽代所建外其余均为清代重建。
天王殿,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重建。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两间。阑额与檐柱相交处的龙形雀替较为少见。
奉国寺的主殿大雄殿建于高3米的台基之上,单檐庑殿顶,殿顶四面坡度很平缓,正脊很短(举折较小,没有推山),仍然带有明显的唐代建筑特征。
大雄殿檐下悬挂有三面巨大的牌匾(可能出于文物保护的目的,三块牌匾均为现代仿品,清代原牌匾现陈列于展室中。仿品与原牌匾相比确实缺少了古朴和厚重)。
展室中的清代大雄殿牌匾
高大雄伟的大雄殿殿内,原建采用减柱法,前排较细的立柱为明清时期后立。
大雄殿面宽九间,进深五间,这是中国古建筑中大殿的最高等级(只有清代建的北京故宫太和殿面阔十一间超过这一标准为特例)。按照中国古代礼制的规定,这样等级的建筑只能属于皇家。
现存的早期中国古建筑中九开间大殿只有奉国寺大雄殿一座(唐代的佛光寺东大殿七间,南禅寺三间,辽代的善化寺大雄宝殿七间,华严寺薄伽教藏殿五间,宋代晋祠圣母殿七间),可见奉国寺大雄殿的难得和珍贵。
奉国寺檐下斗拱为双杪双下昂七铺作,这样高等级的斗拱在现存其他早期建筑中很少见(该斗拱形式与佛光寺相同)。
斗拱高度经目测约占柱高的一半 ,斗拱尺寸硕大豪劲,与《营造法式》中的一等材相符。双下昂的昂头为披竹昂(可与北镇庙大殿斗拱的琴面昂对比),也与佛光寺斗拱相同,这些都表现为唐代木构建筑的结构特点。辽承唐制,确实如此。
奉国寺大雄殿内主供的七尊大佛为原汁原味的辽代塑像,这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泥塑彩色佛像群。高达9.5米的佛像庄严、慈祥、神秘,仍然和1000年前一样地俯视着芸芸众生。
最左侧的佛像为释迦摩尼佛,佛像的右臂可以明显看出与佛身的不协调。这是因为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的战争中,有三颗炸弹穿过大殿屋顶,三颗均未爆炸,但其中一颗打断了释迦摩尼佛的右臂,现在的佛像是后来修复的结果。
看着如此不协调的佛像,不由得想:这样伟大的艺术品,如果需要修复,一定要先做好论证,要确保能达到原有水平再来修复,否则,无法向后人交代。
奉国寺大雄殿内梁架采用“彻上露明造”(没有天花板),梁均为直梁,横断面高宽之比约为宋代《营造法式》规定的3:2,从力学性能分析,优于清式建筑的横截面比例。非常难得的是梁枋上的辽代彩画依然线条清晰,色彩绚丽。
梁枋上的飞天形象唐代风格明显,是国内极为罕见的辽代建筑彩画实例。
现在,千年以上的木构建筑在中国已经屈指可数,而奉国寺有着千年的最高等级庑殿顶九开间大殿;千年的最高大的辽代彩塑佛像群,还有历经千年依然清晰艳丽的辽代飞天彩画,真的就像梁思成先生所说:“千年国宝,无上国宝,罕有的宝物,奉国寺盖辽代佛殿最大者也!”
万佛堂石窟
万佛堂石窟位于义县县城西北约9公里的大凌河北岸,始建于北魏年间,是我国东北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石窟群,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魏崇佛,国内有很多石窟都是北魏时期开凿的,比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等。万佛堂石窟和上述几个石窟相比规模并不大,而且更为可惜的是历经几个朝代的风雨,很多石窟中的雕像已经风化,保存较好的仅有几座。但就是从这几座石窟中也能领略到1500年前匠人们精湛的雕刻技艺和北魏时期佛造像艺术的独特风格。
开凿于北魏时期的西区第一窟外景,窟前外廊式窟檐为后世添造。
窟内有方形塔心柱,表现出早期佛教寺院以塔为中心。
塔心柱上部雕刻的飞天形象,线条清晰,但体型较为粗壮,似乎还没有从男人飞天完全变化为婀娜多姿的少女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