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分享
张亚安
《道德经》第十六章读后感悟:
“致虚极,守静笃”是这一章的核心主旨,“致虚”是指放空自己精神世界,虚掉心中的执着,排除一切蒙蔽心灵的私念,“守静”是指保持清静自醒,顺应自然,不妄为。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我心中的执念和久而形成的思维习惯,导致我的心被私念和世俗的杂质所蒙蔽,对人对事过于叫真,只看到事情的表象,不求深思熟虑,不顾事物发展规律,忘却了我参加和光同尘读书会的初心,并因我的妄自尊大,对读书会指手画脚,进而与一位学友发生争论,虽是酒后之言,但这已充分体现出,我心不致虚,情未守静,盈满之心溢于言表。更没有遵循事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松到严的发展规律,没有遵循“道法自然”,只追求外在表象的完美,却忘了每个人都是在一天天的学习中,一次次心灵的碰撞中发生变化,自悟自醒中慢慢成长,从而“蔽而新成”。所以通过“致虚极,守静笃”的领悟,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多虚掉一些杂念,守住自己的初心,保持清静自醒,尊重自然规律,遵循常情常理,心念不妄动,守静笃行,不急于一时,顺应天、地、人和。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这一句让我认识到身边发生的每件事,都有起因、过程、结果这个自然规律,只有知道、把握、顺应这一规律和常态,才能做到“明”。在生活中浅薄的自己,浮燥的心性,使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没有正确定位,妄言狂语,是自我认识不清醒,这才是我老犯错的主要原因,故为“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不知常便不能容,不能容就不能接纳别人的观点,就不能公正的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心胸狭窄,不够豁达,无容人之量,进而使自己的形象、元气、身心都受到破坏。所以,老子在这一章中告诉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放下心中固有的执念,清静自醒,用虚极沉静的心境去面对身边的人和事,遵循自然规律,不过分追求表象的东西,知常明理,有容人之心,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知天道,守规矩,才能“没身不殆”!
总之,我学习《道德经》如盲人摸象,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想只有行动和改变才是我学习的真正意义。
胡小进
《道德经》第十六章 知常曰明
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一) 本章涵义:
势为己悟、顺其自然。保持内心的极致空灵、空明清净的无欲无求之状态,坚守内心的这份宁静。冬去春来,看万物生发,寒来暑往,看凋零静止。回归根本叫作静止,静止又在孕育着新的生命。孕育是自然之道,悟得自然规律也就通晓了世事之道。不懂自然规律而妄为则有凶险。懂得自然规律就能包容,包容就能行事公道,行事公道就是王道,王道就是天道,天道是永恒的,可以维护终身避免损害。少说废话、少发号施令,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人要顺应天道、顺势而为,这样道也会成就于人。相反,有悖于道德的人,也会失去道、德。
(二)学习认知: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讲述了道家修身的基本原则,即要达到心灵的极度虚静。“虚”与“静”是相辅相成的,心灵要虚寂到极点,保持清静、笃定。这不仅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态度,更是洞察世间万物的前提。
世间万物都蓬勃生长,各有各的姿态和规律。而“我”作为一个观察者,静静地观察它们的循环往复。这不仅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也揭示了一种超脱物外的智慧,即在纷扰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颗清净的心,以客观、冷静的态度去洞察世间万物的运行规律。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唯有保持内心的虚静,才能洞察秋毫,看清事物的本质。
老子洞察了世界的真相,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他的亲身体验给我们,详细具体有实践性,“三步走”参透世界的真相。
1.把自己置身于虚静的状态,使自己无心无欲的本性得以觉醒。这就是一种修行,只有不断地修行,才能达到这种宁静状态。
2.在平常生活中,一定要多亲近大自然,世间万象的活动总是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仿佛没有终点一样,不断呈现增长、上升的趋势,让你眼花缭乱。但是不管怎么样,它们最终要回到本源,当它们的根部彻底腐烂后就会走向消亡。从大自然再转向人类社会,再繁华的景象最终要归于虚无,再如日中天,终有一天会衰落;静观大自然,悟到了万物循环往复后但最终还是会回归本原的真理。由此看出道来源于大自然。
3.当参悟到世界的真相后,我们就会包容一切,顺乎自然而生活。但很多人都做不到,因此老子很寂寞无奈,他从内心里发出了一阵哀叹: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真是大道至简,简单到大家简直不敢相信,简单到大家连简单都做不到。
(三)感悟思考延伸:
致虚与守静,是本章特别强调的。人们应当用虚寂沉静的状态,去面对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此外,老子还提出了“归根”、“复命”的概念,主张回归到一切存在的根源,即完全虚静的状态。老子认为,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从生长到死亡、再生长到再死亡,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都遵循着这个运动规律。老子希望我们能够了解、认识这个规律,并且把它应用到社会生活中。
在老子看来,无论是认识人生哲理,还是认识客观世界,其基本态度是“致虚”、“清静”、“归根”和“复命”。虚无是道的本体,运用起来是无穷无尽的。“致虚极”是要人们排除物欲的诱惑,回归到虚静的本性,这样才能认识“道”。“致虚”必“守静”,因为“虚”是本体,而“静”则在于运用。老子的人生态度就是“清静无为”、“恬淡寡欲”。“静”与“动”是一对矛盾,在这个矛盾中,老子着重于“静”而不是“动”,也不否定“动”的作用。关于“归根”,根是草木所由生的部分,有根本、根源、根基诸义,是一切事物起点。
老子认为,对立是过程,是相对的,统一是归宿,是绝对的。这就是归根的哲学含义。老子主张要虚心,静观万物的发展和变化。他认为万物的变化是循环往复的,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变来变去,又回到它原来的出发点,等于不变,所以叫做静。既然静是万物变化的总原则,所以是常,为了遵循这一静的原则,就不要轻举妄动。把这一原则应用到生活中,也就是说,顺势而为才能避免危险,有所成就。
宽容大度人抬爱。老子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意思是,认识了自然规律就能做到胸怀宽广,包容一切,包容一切就能大公无私,大公无私就能君临天下,君临天下就能与宇宙融合为一体,与宇宙融为一体才算得道之人。得道之人生命才能长久,终生也不会有危难。容,体现的是一种人生的高度。以包容的态度处世,不仅是做人的美德,也是做人的智慧。包容当是有为人生的态度,是生命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包容者定然是睿智、博大之人。
宽容是生活快乐的源泉,它让我们忘却计较,忘却烦恼,以一颗微笑的心对待生活,对待一切。古希腊有位哲人说过:“学会宽容,世界会变得更广阔,忘却计较,人生才能永远快乐。”雨果说: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是胸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包容是人际情感交流的润滑剂,更是人生迷人的魅力和神韵。
尔东
道德经第十六章心得体会
本章中,其实就是以最为常见的生活规律,以肉眼可见的自然现象来描述道的运行规律。以便让人更清楚,清晰的认识道。
道,无中生有,有极则无。自此往复,循环。其实细观万物,也都是在遵循这一规律。
道,本就是虚无的状态,或者说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运动规律。正因其生生不息,所以运作起来无穷尽。将这规律自然的运作下去,个人,社会,乃至宇宙,都才能和谐且长久的存在。
心不死,则道不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死亡,又是另外一种新生。心死,心态,状态,又是一种改变,从而造就一个不一样的自己。身死,或许灵魂又重新找了一个身体,往复生存了呢。这一点就比较符合佛家六道轮回之说。
从个人来说这又是一个往复循环,生生不息的过程。
贵道而持,不盈则生,自然而久,常有欲则殆。
六玄
第十六章,感悟
这一章,让我想起了尔东拍的云冈石窟的佛像,这些佛像开凿于北魏时期,其中好些代表的是北魏皇帝。
说起北魏皇帝,有太武帝拓跋焘,他16岁就带兵打仗,横扫五胡十六国一统北方,饮马长江和南朝刘宋隔江对峙,45时被身边的太监给杀了。也有孝文帝拓跋宏,拓跋宏仰慕汉文化,将国都从大同搬到了洛阳,穿汉服,说汉化,改汉姓,此举遭到鲜卑老旧贵族的反对,因而埋下六镇之乱的祸患,就连他的亲儿子也不支持,趁着他外出巡视期间起兵造反,被拓跋宏逮住后打的皮开肉绽,却还是在私底下搞小动作,搞得拓跋宏不得不逼儿子自尽,他本人也在33岁时就死了,更有孝庄帝元子攸,元子攸被天上掉下来的皇位砸中了,继位后废除了子贵母死的旧习俗,这个习俗很野蛮,一旦哪个皇子被立为太子,他的亲妈就要被赐死,这是为了政权稳固,防止娘家人干政,元子攸不光废除了这个习俗,还亲手刺杀了权臣尔朱荣,尔朱荣不光是权臣,还是他的岳父,后来呢,尔朱荣的部下造反,将元子攸勒死在了一座寺庙里,终年26岁,紧接着北魏就消亡了,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又被权臣篡位改成了北齐和北周,继而就是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在这1500多年的时光里,有些时候灭佛,有些时候崇佛,有些时候朝廷主持修复,有些时候遭遇战火损毁,再加上岁月风霜的侵蚀,时至今日,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样子。
我就在想啊,这些佛像在石窟里静默了50万个日日夜夜,窥日月潜息,明四时更替,观世间万象,他们就是不会说话,如果会说话的话,所说的大概和这一章的内容差不多,都和老子站在洞悉大道的维度上,俯视着一茬又一茬的芸芸众生,口中还念叨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我们要向这些佛像学习,学习他们的静默,先做到能够静下来,人只有让内心虚静恬淡,才有可能察觉到万物往复的根源。比如,我们去看景区里的游客,有男女老幼,有贫富贵贱,有高矮胖瘦,有帅哥美女,简直是五花八门形态各异,但是用佛眼来看,或许只是你的心念是什么?同样,我们去看植物,从嫩芽到幼苗,再到枝蔓花叶,结出五颜六色的果实,最后枯萎凋谢,来年春天又会开枝散叶。我们再去看动物,胎卵湿化,从幼弱长到成年,有爱护,有厮杀,有繁衍,直至死后分解又归于自然。在这些生生不息的万物往复里,今年的花不是去年的花,下一辈人不是上一辈人,表面上看起来很相像,甚至还生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慨,如果用道眼去看,会从万物并作,观其往复里看到归根复命。当我们能够从表象深入到根源,同样会觉察到复命曰常的天道,渐渐地就会明智,明悟,避免瞎搞一通而招致灾祸的情况。
关于不知常,妄作凶的大坑,连那些北魏皇帝都跳不出去,何况我们这些更输不起的小老百姓?所以从不知常到知常是一次升维,升上去之后怎么保证不掉下来?那就要能够做到包容,这也是学习佛像的第二点,默,静默的默,很多人破功都破在嘴巴上了,自以为明悟了啥都懂得,偏偏看不惯别人的言行举止,哪怕讲话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维度不同不见得能被接受,所以知常和包容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也是第二次升维,你看说弥勒佛就是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佛家讲因果,道家讲承负,瞎干预就又掉回来妄作凶的维度了,啥事都能包容自然也没啥好说的了,包容心越大越是会趋于公正,越是公正就越能让方方面面全都接受,这不就是接近天道了么,胸怀像天地一样广博,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让万事万物按照自己的轨迹自然往复,一旦迈入这种维度,还需要担心遭受到什么危害吗?
我是用佛像举例,说一下自己对这章的感悟,但是人毕竟是个活物,不可能去完全模仿个死物,但是用归根复命的角度去看,两者之间确实有很大的关联,庄子说过: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心经里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生和死的表象差异很大,但在根源上是时刻共存的,如果把静默的死功夫都学活了,那就是知其雄,守其雌,在工作生活上更能游刃有余了。
逍遥子
道德经第16章 殁身不殆
“致虚极,守静笃”是道家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最核心要求。道家不仅要求修身,而且修身的同时还要修心,修身修心同时进行效果俱佳。“极”和“笃”体现出致虚守静的彻底性。
致虚的意思就是虚掉心中的执着。社会上有的人白天无精打采,一到晚上精神就来了,喝酒唱歌,灯红酒绿。我们能否虚掉晚上这不好的习惯,过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平淡生活。让一个人安静一分钟没问题,让他安静三分钟就开始东张西望,再让他安静几分钟就开始烦躁起来,让他守静就很难做到,守静的很笃实需要好好的修身养性。
老子对“虚”和“静”的提倡,归根结底是来源于道的。“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是无形无象的,这就是“虚”。“静”就是老子核心思想中的无为。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并非完全是谦词,的却是当时的实情,也是诸葛亮秉持虚静的一种体现。
“万物并作,无以观复”,所谓复,就是循环往复,而这其中有蕴藏着什么奥妙呢?“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这就是老子给出的答案,虽然世间万物风云变幻,但总是各回归到他们的根源上,这就是“复”的奥妙。只有根在,根活着。就会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就会死去又活来,死去又活来,生生不息,一次又一次。
万事万物最终“各复归期根”,结局是圆满的。“归根曰静,是曰复命。”返回根源就叫做“静”,一个人的生命从寂静虚无中来,又复归于寂静虚无,这是在自然不过的事情,又何必为此而悲伤。个人的生命是这样,而人类的历史也是如此的。
文章最后采用顶真修辞的方式一气贯通的说道:“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知道了常理,才能够容纳一切;容纳了一切,才能够做到公正无私;公正无私才能使天下归从;使天下归从,才是顺应天意;顺应天意才符合道;符合“道”才能够长久,终生都不会有危险。如果我们人类遵循以上道的要求去做,终身无忧。
杜建刚
本章主要讲万事万物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与现象和结果,以及本质规律。老子认为万物时时刻都在不停的运动,不停的变化中,体现的形式是呈环状循环往复的发展中。因为万物都在不变运动,循环往复的在变化。那我们就要正确的对待生存,富有,快乐,名誉,也要公正的对待曲折、痛苦,生命的结束。只有明白这些事理的人,才能够以淡静的心态去接受一切,从而心安理得度过自己有限的一生。
老子认为,人的心灵本是向善的,清静的,但因为人是社会中的人,当然要受社会的制约。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在这物欲横流,人的私欲膨胀,在红尘中,人难免会被欲望的侵袭,使人的心灵难以平静,导致失衡。在现实生活中,要使我们的行为更接近于道。我们就要保持初心,就需要致虚极,守静笃。道的本质就是虚静的,淡泊的,宁静的。天地万物都是道的儿子,道是天地万物的母亲。所以追寻到源头,我们始终要保持虚静的状态。
致虚必守静,因为虚是本源,只有虚了静才能运用体现。致虚守静并不是与万物不联系,而是入静了,就表示不过分追求物质与名誉的享受。在曰益复杂的现实社会中,护住一颗不被灰尘污染的本心。
老子的虚静思想,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生修行,运用排除内心的杂念,即内在的妄念私欲和外界环境的干扰,达到人本性纯真自然的归属。二是指人生态度,事物是不停的循环往复的变化运动着,需复归到人的本真和社会发展的自然状态中。
根是生草木的部分,是一切事物发展的起点。一个人归根后,便可感知个体的渺小,明理自己的天性,明白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就能去掉非份之想法,戒除躁动之心,就不会无视别人,进而自大逞強,最后归于虚静。
嫩芽新出,枝繁叶茂而长成参天大树,最终还是落叶归根,重新返回到泥土里,然后破土而出生,开始新的轮回。万事万物就是这样循环往复不停的运动与变化,一代一代地向下传承,这一切都是由道决定的。老子的回归自然,追求虚静给我们讲述了回归自然,回归本真的状态,也给我们指明了一条终身学刁,长期悟道之路。
我们过去总是说要顺应这个变化的世界,是不是真正弄明白了,末必。顺应变化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是很浅薄的,所以在当今这个互联网时代,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很是疲惫,力不从心。回想一下和我一样身边忙碌不堪的朋友,一真忙着眼前自己觉得很重要的事情,可是从来不思考事物变化的本质,这种做法未来会有什么出路呢?何时是个尽头呢?不要用战士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吴伯凡老师说:“战略是为了创造尚未出现的机会,着眼于增量。战术是对眼前难题的解决,着眼于存量以及对存量的优化。”
有的人的增长,是战略级的增长。有的人增长,是战术级的增长。当你开始陷入战术级的勤奋努力时,你会陷入死循环,不断地去想这个月的收入在哪里,下个月的收入在哪里,所有的行为都是当下的,非常的短期。
当你背后还有来自贷款的压力,必须销量得增长的压力时,那你就会用力,甚至会扭曲。
当你的增长,来自于三年前,五年前,甚至十年前布下的局时,到时间它就会结果。而你,也会始终淡定如水。
为了避免陷入这种战术级的勤奋,我们必须当一个好的战略家,做战略级的思考。
我们永远要寻找新的麦田,而不是痛苦地研究颗粒归仓。战略家,永远思考长期主义的收入在哪里,为三年之后的收获而智慧布局。而短期的收入,只要找一个靠谱的团队去接着做就好了。就是麦子熟了,等着收获就好。布局三年之后的收入,当下的收入让别人去关心。
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永远不要。要研究经济变化的本质规律,才能够在面对变化,面对黑天鹅事件的时侯保持宁静以致远。
李欢
第十六章是老子启发我们对世间万物的运行规律的一个思考,让我们看清世界本体,怀抱正确的心态,并在做事的时候能付出正确的行动。
让自己安静下来,排除一切杂念,思考世间万物的生死轮回规律。
万事万物都会回到它的根,也就是他的本来面目,也可以勉强成为“道”。我对这一章的感悟是:我们要在生活中放慢脚步,去观察和理解生活中的循环和变化,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不受外界纷扰所影响,是一种难得的智慧。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内在的平和与对自然法则的尊重。通过修身养性,我们可以达到更高的精神层面。
通过学习这一章,我深刻体会到了道家思想中“无为而治”的精髓。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追求快速的成功和满足,却忽略了内心的真正需求。而道家思想则提醒我们,要回归自然、顺应规律,通过内心的修炼来达到真正的成功和满足。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在修炼道路上的不足。在追求目标和梦想的过程中,我时常会感到焦虑和不安,难以保持内心的宁静。通过学习道德经第十六章,我意识到我需要更加努力地修炼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更加坚定地走向成功。
小鱼鱼
关于观复之道的思考
------读《道德经》第十六章有感
《道德经》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智慧,成为我无数次沉浸其中的精神家园。而当我再次翻开这部千古经典,读到第十六章时,那种对“观复之道”的感悟,如清泉汩汩,滋润着我的心田。
著名的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北京、上海、厦门都设立了自己的博物馆,他的博物馆既没有以当地地名为名,也没有以他个人命名,而是都命名为“观复”,据他自己讲这个名字来源于《道德经》,精确到第十六章,今天,仔细阅读和思考,方知这个“观复”命名最为高明。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深刻的概念——观复。他告诉我们,当心灵达到极致的虚静时,我们便能观察到万物的本源和规律。这种观察并非简单的视觉感知,而是一种深层次的体悟和洞察。
在文字工作中,我常常陷入对词汇、句式的纠结中,试图通过精巧的表达来传达自己的思想。然而,在第十六章的启示下,我意识到真正的文字之道,或许并不在于外在的华丽与繁复,而在于内心的虚静与洞明。当我的心灵达到虚静的状态时,文字便如同流水般自然流淌,无需刻意雕琢,便能直抵人心。
这一章也让我对“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有了更深的理解。在繁忙的工作中,我时常被各种琐事所困扰,难以静下心来学习,思考问题的本质。然而,老子告诉我们,只有当我们放下心中的杂念,才能观察到万物的运动和变化,从而把握其本质和规律。这种观察并非消极的等待,而是一种积极的参与和体验,它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一种独特的视角和思维方式。
此外,第十六章还让我思考了“道”的本质。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这句话告诉我们,万物都有其根源和归宿,而“道”便是这种根源和归宿的体现。在文字工作中,我也时常思考自己的创作之源和归宿。我意识到,只有真正理解了“道”的含义,才能在文字中融入更多的哲理和智慧,使作品更加有深度和内涵。这对于无论是滋养心灵的文艺创作,还是简洁实用的应用文写作,都大有裨益。
总之,通过《道德经》第十六章的自学,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它让我意识到在文字工作中,我们需要保持内心的虚静和洞明,以文字的触角去探索世界,以文字独特的思维方式来观察世界。同时,我们也需要理解“道”的本质和含义,将其融入我们的创作中,使作品更加有深度和内涵。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中,我将继续研读《道德经》,不断汲取其中的智慧和哲理,为我的文字之路注入更多的活力和灵感。
马志峰
感悟:
第十六章是老子启发我们对世间万事万物运行规律的一个思考,让我们看清世界本体,怀抱正确的心态,并在做事的时候能付出正确的行动。第十六章内容很多,很丰富,下面我只对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这句话谈谈自己的理解。
落叶归根,这是万事万物唯一的归宿,这就正常,常态。懂得这种常识的人才是真正的明白人。
不知道这种常态,不通晓这种道理的人,容易阻止落叶归根,就会经常和规律对着干,那他必然会心力交瘁,祸不单行。
有句老人言叫"操心不经老"。
我身边有一个人,特别爱操心,先是把儿子的房子买好,工作安排好,然后又主动把兄妹几人的活全包了,自己一个人照顾80多岁的老人!
按说这么能干又孝顺的女人是个好典范吧,应该受到家人尊重吧,应该幸福和快乐吧!
然而那都是电视剧演的!现实中差距还是很大的!
她的儿子成了妈宝男,缺乏社会适应能力,还偶尔在网上借高利贷,她不得不拿着微薄的退休金给儿子还高额的贷款;
她的父母对待她的态度很恶劣,反而对待不常来照顾他们的儿女们很亲切,弄了个“出力不讨好”,好像这一切都是她应该做的一样!
她在社会交际中也屡屡受挫,一开始人们都愿意和她往来,后来时间长了大家都躲着她,因为大家发现她什么都问,什么都管,和她相处很不自在。
这个女人到底也没弄明白自己错在了哪里!
她不了解的是:"有为"必须回到"无为"这个根里去,而她阻止这一切的回归,什么事情都想管,却什么都管不好,违反了自然规律,自己意识不到这些问题,只好受苦。
严秋红
第十六章解读感悟
【致虚守静,复归其根】
1.本章中讲道德修养的人生哲学。强调了“致虚”和“守静”,讲修身养性的原则和方法。“将身置于静寂无极的虚空中”这是修行中的一种内觉状态。老子认为,“道”的本质是虚静的,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皆由“道”而生,因此回归根本便是回到虚静的状态。
2.老子劝导世人,要复归善良的本性,要遵循事物演变的自然规律,待人接物,做事,要宽容、公正、周全,只有这样才能长久,终身不殆。
3.一个人无论是想获得智慧,还是想活得自在,都需要涤荡内心,回归虚静无为的本真状态,宁静方能致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顺道而行,则能成功。
4.生活中,学习《道德经》是修炼人生的一面镜子,这个镜子就是内观自己、照亮自己、完善自己。思维是因,呈现是果,要想改变外在结果,就要从根源做起。只有自己的心合于天地大道的品质,才能去善待他人、善待万物,才能守住心中的和谐。
枕上诗书闲
本章感悟:
我们在修行悟道过程中,需要做到放下自我,不带任何成见,身心放松,安静下来,让心处于空明宁静的状态。
任何人事物都不能离了根,忘了本,要懂得知恩图报。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花草树木离了根无法生长,叶子落入地上化为尘土滋养它的根,相辅相成,一切都自然而然。
几千年的经典传统文化,如我们现在学习的《道德经》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赋予了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由于近代受西方文化的入侵,让我们很多同胞对我们的本土文化产生误解,认为什么都是西方好,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传统文化,并从我们下一代从小就开始学习,对我们的中华文化越来越自信,这也是我们精神力量的根源。
儒家、佛家、道家都认为,“静能生慧”,“静能开悟”,“静能正道”。
一个人无论是想获得智慧,还是想活得自在,都需要涤荡内心,回归虚静无为的本真状态,宁静方能致远。
现代人生活节奏比较快,所以心大多都太过于浮躁,心定不下来,得失心太重,强求的心太多了,喜欢要求别人,控制别人,所以难免就容易浮躁。有句俗话叫做心静自然凉,也就是说心中的平静可以拂去外在的燥热。如何才能守住我们心中的“静”呢?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先从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放松我们的身心,让我们的情绪处于平和愉悦的状态,这样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是有帮助的。
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道。天之道,在于生生不息、周而复始,君子要像天道一样自强不息,求知进取;地在于宽广博大、无边无尽,君子要像大地一样德行温厚,以博大胸怀容纳世间万物。天地之德便是道的表现。万事万物都有它的自然运行规律,犹如一个圈,往复循环,知道了常理去容纳一切,容纳了一切能够做到公正无私,公正无私能使天下归同,使天下归同才是顺应天意的,顺应天意才符合道,符合道才能够长久。
而我们每个人有每个人不一样的道,尽量提升我们自己的认知,突破我们的固有思维,跳出圈外我们的思维会更清晰。
李翔
道德经第16章学习体悟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读诵后,头脑里涌现出,“因静而生定,因定而生智慧”。太奇妙了。我们在红尘中起起伏伏,各种琐事烦恼,家庭.事业.教育,名利得失,让人内心难的得几分心安,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坏的一面自然就有好的一面。好处是烦恼可转化为菩提,得道心方静。在生活中去磨练,谦虚谨慎低调,经历风风雨雨之后,真心方能显现出静定境界。也许有人说,我去山里,那里不是更安静吗,环境是安静了,但你的心如猿猴上蹿下跳不得停息。山里打坐修炼三年,看是好像心静了,回到社会中一经历大风大浪立马现了原型,遇到有人骂你,侮辱你,诽谤你。你的心能受得了吗?亲人朋友尔虞我诈,反目成仇,你的心能继续保持那份无我的静吗?人都有弱点,抓住这个弱点。攻其不备,脆弱的心会受不了的,还能不能心如止水,都是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学习明了事理,发现自然事物的规律,在生活中灵活不断的历练内心,进一步强大自己,走向平和宁静,由此产生定力。面对名利美色诱惑,不改初心。在不断历练经历中,定力增强了,智慧自然显现,如泉水般,一点一点冒出来,处理生活中的事情不再手忙脚乱。很多人会迷茫,那来的智慧?其实你我本自具足大智慧,只是被这社会的贪嗔痴慢疑所污染,你我如1000瓦的大灯泡本来亮晶晶发光又发热,现在却被财色名食睡如臭泥巴一样渗透、包裹的严严实实、不能自拔,早已不再放光。但我们通过《道德经》其中的的智慧,一点一点去感悟,取与舍,去洗涤洗刷干净,灯泡的光芒自然显露出来。本有的智慧慢慢就显露出来,自然看到自己本来的真面目。真面目为道为德,为他用,为我用,为今天社会所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用。
胡宝
《道德经》第十六章
文中的两点,一个虚,一个静,让我思索了一下
记得自己的曾经很难想到静会是什么状态,少年时期的我怎样才能体会到静,现在想想也是很难达到的,只能是做事专注时,可能会贴合一个静的状态。
静的时候有动,动的时候又有静,你的运动状态在动,但是心可以很静,你安静的坐着时,思绪确可以四处奔跑,当你认为自己很静的时候,身体得细胞确在奋斗不止。动与静环环相扣,那我们个人在动与静的环绕下,保持一颗如如不动的心,任尔东西南北风,我毅然在动静中守好自己的内心,我就是我。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看的见的,我们能够具体的去表述,看不见的往往是很多人容易忽略掉的,因为看不见所以不在乎。
空气看不见确支撑着万物的气息,宇宙看不见头,确孕育着世间万物,灵魂看不见,确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故事。虚其心,能容万物,容万物,更易体会到万物的规律,也许更能接近宇宙的频率。
世界不会因为你看不见的事,而沉静不动,你能看见的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个人精力有限,确是可以以一颗虚心,与万物接近,也更易亲近自然,包括你与我。
一虚一静,犹如读到文章的你与我,你在读文在动在实,而文字本身又是一种虚与静,你给文字带来了灵动,文字亦然因你的注入而熠熠生辉。
北方有秦人
《道德经》第十六章
由十四章的希夷微道之体征,到十五章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还有十六章的致虚极,守静笃。从人的宏观到微观,生理到心理,小天地到大宇宙。内心空明虚静,在静中回归本真状态,产生高超智慧,进而体认万物的发展规律,从而指导自己做出正确的行动!
天下众生,各有所属,能力偏差不一,这是天命所在,也是自然之道,是天道所在。而且万物发展历程,无论如何变化多端最终都要返回到其本真状态,即天命所归。人只有在千变万化的世象,明白万物回归本真的道理,善于体察万物发展的规律,才能循规而行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大家都喜欢黄日华饰演的郭靖!小说中郭靖从傻小子到侠之大者的郭大侠,有个人对他成长特别关键,就是全真派掌教马钰道人,以下两段,摘自小说!
道人道:“你把那块大石上的积雪除掉,就在上面睡吧。”郭靖更是奇怪。依言拨去积雪,横卧在大石之上。那道人道:“这样睡觉,何必要我教你?我有四句话,你要牢牢记住:思定则情忘、体虚则气运,心死则神活、阳盛则阴消。”郭靖念了几遍,记在心中,但不知是什么意思。
那马钰道人道:“睡觉之前,必须脑中空明澄澈,没一丝思虑。然后敛身侧卧,鼻息绵绵,魂不内荡,神不外游。”当下传授了呼吸运气之法、静坐敛虑之术。修习之后,郭靖武功大涨,可以说内在的改变影响外在的成长发挥!
佛曰:“静生定,定生慧,慧至从容”。智慧,从来都不单靠头脑知识的累积,它更是经由心静和心定而来的。静定的过程,让你觉察自己的想法情绪,因何而来,为何而去,念念分明。
哪些渴望是怦然心动,是心的指引与召唤?哪些需求是源于恐惧,是头脑的欲望与抓取?当下跟随自己的本能和直觉,选择自己真心想要的,不论是学习、成长、蜕变或是绽放。
褪去沉重情绪与限制信念的外壳,重回生命本初的自在从容。如《增广贤文》里说:“厌静还思喧,嫌喧又忆山。自从心定后,无处不安然。”
一个在静中能回归本真的人,自然能体能大道,从而洞察万物,通达烛明,做到包容一切,博爱众生,大公无私,超凡脱俗,终身没有危险!
和光同尘读书苑
使命:弘扬国学,修身正己
愿景:持续传递阅读价值,让世界充满爱与力量
2024.05.12
新农望烟酒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