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阅读之美   静享悦教人生

王玉梅
创建于2024-05-13
阅读 38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巴彦呼舒第三中学高二年级读书分享会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籍,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也没有一匹神奇的坐骑,能像一页诗扉,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

        书名:《感谢那些“折磨”我的学生》

        本册主编:庄传超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月9日下午,高二年级10位年轻教师在图书馆开展以“感受阅读之美,静享悦教人生”为主题的读书分享活动。

        闫春静:做一个会成长的老师,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做一个愿意成长的老师,二是做一个懂得成长策略和路径的老师。愿不愿意成长的问题,可供探究的空间不大。作为教师来说,成长是责任,是必须,无法拒绝。因为学生与时代在变化,如果教师的教育方式不相应变化,就是一种落伍和退步。不进则退,一个只想着守住自己一桶水的教师,终会被江河的浪花所抛弃。所以,成长已成为教师当下最紧迫、不得不为的事情。至于如何成长,那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何旭东:这本书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面对学生的问题,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去理解他们的行为。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的闪光点,只要我们用心去发掘、去培养,他们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丽娜:感谢那些“折磨”我的学生,他们让我发现了自己有当一名老师的责任感,有学会倾听与理解的能力,有让自己不断反思进步的能力!

        王玉梅:我曾是那个“折磨”老师的学生,也曾被老师放弃过;我曾是那个被学生“折磨”的老师,也曾放弃过学生。看完这本书,我明白了一切的一切都像一个圆,回到了最初的原点。如果说这些“折磨”我的学生是教书生涯中遇到的苦难,那么我应该笑对苦难,耐心指导,细心应对,开启顿悟人生的第一步。

        栾思萌:人的进步,源于自信心的唤醒,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要以表扬鼓励为主,无限地放大优点,孩子焕发自信,只有当学生自己有强烈的上进愿望和信心时,他的进步才会出现并持久。正如书里面的一个案例题目所说,每一朵花都有他绽放的理由,期待她散发出独属于自己的芳香。

        包英:李镇西老师说过:“成就一个老师,一是让老师享受到教育的幸福,二是让老师获得教育的智慧”。无论是幸福还是智慧,与它紧密连接的就是“教育”,而教育最直接的无非就是学生和老师了,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故事,这故事有的悲喜交加,有的跌宕起伏,有的回味无穷。在这场教育中需要我们时常“退思而补过,精进而不休”。

        阿民布和:我读了这本书以后,认认真真地去做了一些事,就是“扬长补短,分类处理”。扬长补短,分类处理它主要指“木桶理论”,就是需要学生补短。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斜着放置的木桶能盛多少水,其实也取决于最长的那个木板,所以说到底是扬长还是要补短?这本书回答了我的疑惑即:学优生中的偏科生,重在“补短”;中等生中的偏科生,重在“扬长”中“补短”;学差生中的偏科生,先“扬长”再“补短”。

        曹美珍:一本好书能启迪人的心智,点亮人的征途。这是我们应该读的一本书,一本活生生的实践教科书,一本折磨我们同时又历练我们的好书,是一本既实用又启发心灵的好书。

        徐鹤丹: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读书是终身的工作。希望通过读书分享会,我也可以逐渐地从被迫读书到主动读书、享受读书。

        吴越强:折磨我们的人教会我们如何成长和面对挑战,激励我们超越自己,发现自己的潜力并实现梦想。他们也帮助我们修复自己的缺陷,提升自己的品质,学会理解和接纳他人。因此,当我们遇到那些折磨我们的人时,我们可以感谢他们,因为他们给了我们宝贵的机会和智慧,让我们变得更强大和成熟。 

        李铁军校长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10位教师用心分享、静心读书的态度,并鼓励教师通过以身作则来影响和感染学生。

        高岩副书记在本次活动做评价,她鼓励教师通过阅读增长知识,同时对接下来的读书活动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和希望,激励教师在读写道路上不断前行。

        活动最后,李铁军校长和高岩副书记为分享教师颁发书香教师荣誉证书。

        古人云:学,然后知困;读,然后知不足;阅读虽不能改变我们人生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

        读书

        让灵魂生香

        让生命发光

        让教育遇见美好

主持人:阿民布和

文稿:包英

图片:包英

审核:高岩

阅读 38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