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区第四十七小学校数学学科“立足学科本质,发展核心素养”落实新课标教学研讨活动

宁钧
创建于05-13
阅读 308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且睿智。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全体数学教师的交流互动,立足新课标,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2024年5月14日上午,“立足学科本质,发展核心素养”落实新课标教学研讨活动在平城区四十七校如期开展。

本活动以“立足学科本质,发展核心素养”落实新课标教学研讨为主题,聚焦课堂,立足新课标理念,以任务驱动为抓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创设有意义的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关键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通过观摩、评课、听讲座研讨等方式,助力教师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展风采,课堂来展示

谢晓晴老师执教展示课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用数对确定位置》,她巧妙地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通过对所学数学知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综合运用,从生活化到数学化,再回到生活的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力。谢老师这节课是学科融合的一种尝试,涉及的内容不仅是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还是美术、设计、组织安排等各种能力的综合运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知识增加的同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建设祖国的本领也随之增加。让“强国有我”不仅是学生在校时培养起来的信念,更将转化为学生成人后的行动。

王静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钉子板上的多边形》,课前让学生自己用橡皮筋在钉子板上展示各种图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领学生“观察—猜想—探究—验证”,体验完整的探究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皮克定理”的基础是S=n÷2-1,王静老师采取了“假设多边形内部的钉子数为零的,控制变量法”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从内部有0个钉子的图形开始探讨,从简洁的规则图形入手,进而逐步演化为不规则图形,由浅入深;从简洁的列举,到规律猜想和规律表达,进而抽象为字母表达规律。这样的教学设计,层层递进,丝丝入扣,从规律直观感知到规律抽象表达,从初步规律找寻,到规律缘由探寻,逐步走向规律本质,有效地培育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课后说评课,教学齐研讨

教而不研,则教必失之肤浅;研而不教,则研必失之深晦。各位青年教师根据两节课的教学内容,交流了自己的感受,集体探讨了授课老师的设计意图和教学策略,明确了自己在今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改进方向。在这个过程中,让大家感受到了我们四十七校浓厚的教研氛围和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

微讲座共学,走进任务群

赵弟桃主任指出《钉子板上的多边形》是一节活动课,王静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通过第一次活动,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大胆猜想;通过第二次活动,提究多边形面积与边上钉子数的关系;第三次活动,探究多边形面积不仅与边上钉子数有关,同时与边内钉子数的关系,从而初步得出规律;第四次活动验证规律的普遍性,便于下一步的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整个设计教学设计精心、巧妙,主线明确,脉络清楚,符合教学规律探究的科学严谨性,并且在整个探宪活动过程中,注重教师引导,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整个探宽中,发展了学生的几何意识、故据意识、推理意识、应用意识以及符号意识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并注重知识的延展性。

罗慧玲主任认为谢晓晴老师执教的《确定位置》一课,很好的诠释了新课程标准的新立意: 从学科立场(学科本位)走向教育立场(学生发展)。

一、语言优美,有韵涵

每一个授课环节当中的导语的衔接自然流畅,优美有韵涵,用优美 的导语与问题将每个环节巧妙的链接在一起,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选材新奇,有高度

整个课堂充满生活气息,体现了新课标要 求的数学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新理念。

三、设计新颖,有目标

谢老师心中怀揣大目标,为初中学习函数埋下伏笔。从谢老师精彩的课堂反应出她心中有核心素养,眼中有成长的学生。

四、创新理念,明立场

学科立场(学科本位)走向教育立场(学生发展),是这次新课标关键变革。

我们新课标下追求的数学课是一个“真”字。创设一个“真”的情境,研究一个“真”的问题,展示一个“真”的探究过程。也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不仅是谢老师在本节课所追求的大目标,也是我们这些小学数学人共同的使命。


教研明方向,潜心再出发

孙丽副校长对这两节课例展示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充分肯定这次教研活动,有效促进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更新了青年教师的教育理念,也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指明了方向:

第一、我们能有关联地教,让学生有结构地学。

能将零散的知识点连接成线,以此来把握数学的整体结构和内在逻辑。让学生在任务挑战中体会知识间的关联、学段间的关联、不同课程间的关联以及与真实生活的关联,从而领悟万物有道、道道相通的深层智慧。

第二、我们能从容地教,让学生慢慢地学。

儿童和成人的理解方式迥异,每节课都要为学生预留充裕的活动时间,让他们在数学知识的本源处、内核处和关键处深入探寻、体验和感受。“弯路上的风景更美”,让学生慢慢涵泳,享受有情有趣、有滋有味的数学学习。

 第三、我们能活动地教,让学生体验着学。

要以儿童生活为线索,以真实世界为原材料,设计有厚度又有新鲜感的活动、项目,把学习变得立体鲜活、可触可及,让学生全身心沉浸其中,实现主动的情绪卷入、经验卷入、思维卷入,自觉地加工和改造自己获得的经验,实现思维的提升,修炼带得走的能力。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在新课程理念、新课标要求的背景下,我们会在教研之路上砥砺前行、大胆创新,深化课程主题意义、落实数学核心素养,为教育赋能。教无涯,研无尽,研前有准备,研中有碰撞,研后有思考,教育之花会愈发灿烂!

阅读 308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