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课堂教学业务水平,促进科学教师不断进步与成长,提升科学课堂教学质量,2024年5月13日周一上午第一节课,李老师在609班上了一堂精彩的科学公开课。
李老师通过复习旧识太阳系大家庭 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引出课题《八颗行星》李老师通过欣赏法、讨论法讲授八颗行星是如何排列的,师生同读学习目标从而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李老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八颗行星行星的基本数据表:找到距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最远的是海王星。找到八颗行星赤径直径最大的是木星,最小的是水星。
接着李老师引导学生给八颗行星排序,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按照太阳的远近排列: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第二种方法是按照赤道直径的大小排列:水星,火星,金星,地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
接着请同学们动手制作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
一:先处理行星与太阳平均距离的数据。
二:取三张长度相同的纸带,每条折四次,将纸带粘成一条长纸带标记数字。
三: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将八颗行星画在纸带上。
四:对比我们的模型和平时常见的太阳系,八颗行星的图片有何不同?
最后经过实验,我们发现实际上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差异很大,并不像教科书示意图上那样均匀分布。
最后,李老师通过今天这节课让同学们学习了八颗行星,知道了太阳系有八颗行星,他们在其特定的轨道上绕太阳运转。使同学们知道了用一定的材料建立行星相对位置关系模型。
观课之后,李老师就本堂课的教学理念和思路进行讲解,各位老师围绕本课教学进行研讨。
科学王老师提出李俊霞老师课堂准备充分,有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掌握八颗行星是如何排列的,通过小组学习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本次课堂的重难点。张老师则提出在引导方面,老师可以多活跃课堂氛围,用实验法动手制作八颗行星位置模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八颗行星远近距离,从造型上去开拓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课堂展示是一次视觉和听觉美的享受,本次教研活动充分发挥科学教学特有的魅力,以活泼多样的课堂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参与的全体师生都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