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课程:《值此青春隆中对 水脉情长正担当》
研学时间:5月9——10日
研学地点:丹江口大坝基地,襄阳古隆中
研学对象:七(1)班39名同学
研学车号:3号车
带队老师:杨老师、陈老师
研学老师:小杨老师
“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是我们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励志求学修身新课程,迎着清晨的曙光,我们开启了2024“值此青春隆中对、水脉情长正担当”研学旅行活动
虽然研学旅行并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们有我们的方向,从“游”到“学”是为了渲染我们的青春历程,但我们更快乐的旅途中的释放
我们忘却了是旅途在延伸,还是我们在前行,一个剪刀手,一个笑脸,一个依偎,一个拥抱,一份开心……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沿着高速公路,掠过两边的山山水水,在车内,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一刻属于我们青春年少的美好时光
补充能量,为迎接下一个里程
这是我们这次研学旅行的第一个课外课堂—-丹江口水库,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丹江口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荆楚大地上,这里是中国最壮丽的人工湖,也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的枢纽中心。
站在丹江口水库的大坝上,望着碧波荡漾的水面,我为家乡骄傲,我为祖国自豪,人们用奉献和智慧,诠释了什么叫做责任和担当,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丹江口水库的建成不仅仅解决了鄂豫两省的用水问题,还为北京、天津、河北等20多个大中城市提供了生活和生产用水。你知道吗?2014年,丹江口水库开始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地区供水,这对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问题起到了巨大作用
这里是中国最壮丽的人工湖泊,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是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是中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被誉为“亚洲天池”。
这里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这里,无论是感受壮丽的风景还是领略古老的文化底蕴,都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体验
在这里,我们感慨祖国的繁荣富强,在这里我们学智践行,展望未来。
我也恨不得学渔父鼓枻而去,和唱:“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留下吧,看看江边的美景,看看夜晚的山峦,看看雄伟的大国建造,看看云海下的湖光山色,品一品盛世美食佳肴……
留下吧,我们一起动脑动手,散发智慧魅力高光
劳动是快乐的,学习是趣味的,望着眼前我们的成果,我们是傲娇的。在我们的心里总有一个声音—-“我能”
每一个时刻都是高光,每一个瞬间都是美好,这是很久没有的集体活动,这是很久不见的自我放飞
这是我们的第二研学课堂—-古隆中,是三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年轻时期躬耕隐逸之地,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隆中对”等历史事实就发生在这里。也是古荆州的属地哦!我来了,我来了,我打马游街,状元出行咯!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中国周朝贵族必备的技能,也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它是古人智慧与才能的体现。
“德才兼备”是“六艺之学”所体现的价值追求,旨在培养生命个体的艺术化人格。我们延续着,所以今天君子六艺从未消失,甚至在学习与传承中得到了改善。快来和我们一起探索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吧!
“隆中者,空中也,行其上空空有声”,在这里,我们见证了历史文化的厚重,鉴赏了古隆中的自然之美,展现了我们行知合一的学习态度和家国情怀。
这是一次“水脉情长”的担当,我们从历史,人文角度解读了汉水流域的文脉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故事。南水北调的一口清水,是千百年来的夙愿,是家国情怀,是中国速度,是大国工匠精神。我为这片神奇的沃土骄傲!
这次的研学旅行,我们更加读懂了我们的家乡。荆楚大地,是天下粮仓,鱼米之乡;是惟楚有材。未来,我要坚定我的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争做时代先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加油,我的青葱!加油,我的家乡!加油,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