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我国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1日至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
一、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二引起的地球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不仅会造成地表的破坏,还可能引海啸等次生灾害。
1.地震预报。国家实行地震预报同意发布制度;国务院负责发布全国性的中长期预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发布本行政区域内预报;任何单位或个人不许向社会发布地震预报。
2.地震预警时间。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一般约有十几秒钟的预警时间,在找到避震空间,是震时应急避险的关键。
3.家庭防震准备:将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拿取的地方,包内应备有水、饼干、鞋、外套等日用品,创可贴、绷带及常见疾病药品,塑村袋、铲子等防护救生用品以及重要证件;清理杂物,保持门口和楼道的畅通,清理阳台护墙,将花盆等杂物取下来。
4.学校避震:听从老师的指挥和安排;在教室时:迅速躲避到课桌和讲台旁、墙角三角区或者开间小的地方、蹲下、抱头和闭眼;在操场时:原地不动,迅速蹲下,双手护住自己的头部。
5.地震引发海啸、洪水时的避险方式:远离海岸、避开山涧、谷底与河流,选择在河流两侧的斜坡,山丘上避难,避开狭窄的巷子及建筑物密集地带,选择高地避难,若来不及,可到坚固的高大建筑物上躲避。
二、火灾
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在各种灾害中,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
1.家庭火灾自救.
火灾发生时烟雾聚集在上部空间,所以在逃生中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或弯腰前进:.用水将毛巾浸湿握住口鼻,用浸泡过的棉被或毛毯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用最快的速度撤离;将毛毯等织物夹在门上,并不断地往上浇水,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制火势蔓延,从而增加逃生时间;当火势自下面上迅速蔓延而将楼梯封死时,住在上部楼层的居民可通过老虎窗,天窗等迅速爬到屋顶,转移到另一家或另一单元的楼梯进行疏散,注意:选生时应尽量利用建筑物内的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有外窗的通磨、避难层和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设施;如果火势已经到了不能出门时,可以在阳台或窗户向外发出呼救信号,如果是在夜间可以打开手电筒等发出求救信号,帮助营救人员找到目标;如果实在无路可逃,可以在卫生间避难,用毛巾紧塞门缝,把水泼在地上降温,也可躺在放满水的浴缸里躲避。
2.森林火灾。
在遭遇山火时,万不可随意选择方向盲目乱逃,防止被浓烟烈火所困。最佳的逃生方法是用沾湿的毛巾捂住口鼻,并沿着逆风方向,向下或横走,选择植被稀疏的路线逃生;万一被火所国困无路可逃时,应选择植被短少的空旷地方,将身上的易燃衣物除去,双手抱头卷曲躺在地上,在下风侧巨石后面躲藏,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主动点火烧掉周围的一些可燃物,制造出一块避难逃生区域;由于山火在日间较难看见,应随时留意飞灰和火烟味,如发现山火,除非山火范围很小以及有安全的逃生路径,切勿随意试图扑灭山火。应尽快远离火场,并拨打"119"进行报警。
三、暴雨。
遇到大雨或暴雨天气如何防御?
1.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
2.不要将垃圾、杂物等丢入下水道,以防堵塞,造成暴雨时积水成灾。
3.底层居民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应移装在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
4.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客井或坑、洞中。
5.河道是城市中重要的排水通道,不准随意倾倒垃圾及废弃物,以防淤塞。
四、雷击。
1.雷雨天气,尽量不要打电话、看电视、上网,并且要切断危险电源。
2.雷雨天气,除非特殊情况,不要外出,应该把门窗关好留在室内。
3.雷雨天气,如果是在户外,千万不要在大树、电线杆、高压线等下面避雨,最好是躲进汽车内或者近处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
4.雷雨天气,不要打伞,不要扛铁器,不要收晾挂在铁丝上的衣服,要远离金属装置。
5.雷雨天气,不要玩水,不要站在高处。
6.雷雨天气,最好不要骑自行车或者是骑摩托车,防止导电。因为人体、自行车、摩托车都是导体,容易传电。
7.雷雨天气,不要洗澡,防止电流通过喷头、电线等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