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年4月30日
主题:《过度担心会削弱孩子的能力》
地点:五年7班教室
本期沙龙活动人员安排:
主持人:煜凯妈妈
主讲人:斯羽妈妈
点名员:钰明妈妈
记录员:品衔妈妈
美篇: 江玹妈妈
朗读者:①奕铭家长②一诺家长 ③昊坤家长 ④可煊家长 ⑤苡秦家长 ⑥晓祺家长⑦思婷家长
特邀老师:语文张老师,数学王老师
🌟🌟🌟🌟🌟🌟🌟🌟🌟🌟🌟🌟🌟🌟
芳菲四月,漳州新城学校五年7班第二沙龙小组的家长们和老师们相聚一堂,开展线下读书沙龙活动,基于《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41卷中的《过度担心会削弱孩子的能力》进行文章共读,一起交流学习家庭教育。
首先,读书沙龙在黄煜凯妈妈的主持下拉开了序幕。从孩子呱呱坠地地那一天起,父母焦虑和担忧也就随着出现,特别是在孩子逐渐尝试独立的时候,父母就更加过度担心:孩子成绩差,和同学相处不好,挑食又严重了......殊不知,父母的过度担心的事情,会在不知不觉中占据孩子的思想,影响他们的行为。带着这样的思考,奕铭妈妈、一诺妈妈、昊坤妈妈、可煊妈妈、苡秦妈妈、晓祺妈妈、思婷妈妈开始了《过度担心会削弱孩子的能力》的朗读学习,并在张老师、王老师和主持人煜凯妈妈的带领下,开始了本次沙龙的主题探讨:
问题1:在时常生活中,您会过度担心、关注孩子吗?是否对孩子的性格或行为上造成影响?
问题2:您有哪些智慧和爱的小妙招,能摒弃过度担心的行为呢?
🌟🌟🌟🌟🌟🌟🌟🌟🌟🌟🌟🌟🌟🌟
🌟🌟🌟🌟🌟🌟🌟🌟🌟🌟🌟🌟🌟🌟
通过文章共读,家长们开始了对本次沙龙主题的讨论,大家侃侃而谈,分享了各自育儿路上的疑问和见解,彼此交流经验。
- 煜凯妈妈提到:“当他低年级的时候,担心他学习成绩跟不上,根据自己的想法,给孩子购买大量的练习和试卷,安排各种额外作业,导致那段时间孩子积极性越来越差,感觉自己的行为受到限制,没有自己做决定和安排的自由。现在到了高年级,担心他在学校伙食没有家里好,晚饭没吃饱,每天晚上放学回到家都有不重样的点心等着他。平时社会新闻关注得多,和奶奶家相距200米的距离,当他提出要独自前往奶奶家的时候也不敢让他自己去,怕遇到坏人,被人贩子拐走。现在回想,这种过度的担心,不仅耗费了我大量心力,也吸食孩子的能量,导致生活自理能力偏弱,性格也比较急躁。”
- 昊坤妈妈提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会过度担心和关注孩子,这样的过度关注和担心有时还是会给孩子造成不信任他,他会变得没自信,认为自己也会做不好的感觉,比如有时小孩要自己坐电梯去楼上拿东西再下来时,老担心他会不会遇到什么情况不会解决,然后就还是跟着孩子一起上去,这样造成了他自己真不敢上去了,真觉得自己还是要别人陪着才能上去了,失去了独立面对的能力。”
- 苡秦妈妈提到:“我对女儿过于担心的就是怕她晚上自己一个人睡觉会不会害怕不敢睡?直到我女儿跟我说刚要睡着了又被吵醒了,后来想想我的过于担心妨碍害了她,其实有很多事情她都是可以独立自己完成的。过度的担心和关注反而给他造成了成长影响。”
- 可煊妈妈提到:“我也会过度担心、关注孩子,父母为了孩子总有操不完的心。舍不得孩子吃苦受委屈,想把最好的都给她。但过度关心,会削弱孩子的主动性。在学习上,我们比孩子还要急迫。每天回来就是各种催促"有哪些业?""作业写完了吗?"督促孩子完成作业;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孩子买辅导材料,安排各种额外的学习任务。这种过度关心容易导致孩子的学习动力越来越不足,磨蹭、拖延现象越来越严重。”
- 钰明妈妈提到:“很多时候孩子在房间做作业,看到他写错了字、算错了数、坐姿不端正,往往是一看到就指出来,一遍不听没有改正,第二次就大声吼叫,吓得一惊一乍地。注意力不集中随时都处于防御机制,随时担心被吼,处于紧张的状态,就没有过多的精力去专注了,静不下来。”
- 品衔妈妈提到:“比如总会叫孩子要喝水,其实孩子知道渴了就会喝。总叫孩子穿衣服,有时他说我都流汗了。怕孩子摔跤,比较激烈的运动就不敢给他玩。”
🌟🌟🌟🌟🌟🌟🌟🌟🌟🌟🌟🌟🌟🌟
心理专家曾奇峰说过:“一定程度的担心如果饱含爱意的话,那么过度的担心就等于诅咒。因为过度的担心,随之而来的就是过度的控制。”因为害怕孩子走错路、受到伤害,我们在诸多事情上,热切地为孩子指明方向,苦口婆心,谆谆告诫,让孩子难以拒绝。但是随着孩子长大,你会发现,我们苦口婆心,孩子最后往往显得特别的不耐烦。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摒弃过度担心的行为呢?在读书沙龙上,家长们开始了热烈的讨论,进行教育反思和教育方法的探讨。
- 煜凯妈妈提到:“我觉得要降低对孩子的期待值,避免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当我们内心有担心的这种念头时,我们要及时觉察,觉察到自己的情绪,觉察到这对自己和孩子没有好处,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父母与其过度的关注担心孩子,不如把心思和精力多花在自己的身上,不断的学习和提升,使自己变好,是一切改善的起点,当你往高处飞,孩子自会紧随其后。”
- 昊坤妈妈提到:“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面对之前自己单独不敢面对的事情,鼓励他去完成,在一次自己都不相信的完成后,给予他最大的肯定,让他觉得,所有人都觉得他能行,让自己有更多的自信,他都能做好。”
- 苡秦妈妈提到:“让孩子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尽量给孩子营造安全感,减少孩子的紧迫感。我们应该学会待在孩子身边做自己的事情,孩子若有求助,再提供帮助。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鼓励,帮孩子获得成就感,提高她们的积极主动性。”
- 可煊妈妈提到:“给孩子留出自由的成长空间,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能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孩子学会自我负责、自我管理。找到孩子的兴趣点然后去支持他。多暗示学习的乐趣,少暗示学习的痛苦。尽量给孩子营造安全感,减少孩子的紧迫感。我们应该学会待在孩子身边做自己的事情,孩子若有求助,再提供帮助。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并给予详细具体的鼓励,这能不断帮孩子获得成就感,提高孩子的积极主动性。”
- 钰明妈妈提到:“适当做一个懒妈妈,并不意味着放弃责任,而是给予孩子们更多的空间去探索、去犯错、去学习。不要试图控制每一个细节,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和完成,孩子会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和承担责任,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放手和信任,家长不可能照顾孩子们一辈子,因此从小就应该让他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洗衣服,整理房间,帮父母拖地、晒衣服等。相信孩子,会用信任的目光看孩子。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孩子从父母独特的目光中,感受到被信任的力量,他们会努力表现自己积极的一面。”
- 品衔妈妈提到:“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不要事事抢着做,要先看看孩子会怎么做。稍微给孩子留点家务,让孩子更自立。在赞扬的同时要多给予孩子鼓励,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孩子受到鼓励会更积极的面对。”
- 晓祺妈妈提到:“日常生活中,我不会过度担心、关注孩子,我认为过度关注,除了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外并无用处,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才是作为家长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例如:在玩乐方面,我会让孩子在安全范围内自由探索,或者和孩子约定好哪些可以玩,玩多久。”
- 江玹爸爸提到:“我们应多鼓励孩子、多肯定孩子,不必过分担心。让孩子在无数的经历和尝试中成长,让孩子能对自己的事情做主,在一件件小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
- 奕铭爸爸提到:“我是这样认为,过度担心,焦虑,也有点杞人忧天。家长、孩子彼此留点自己空间,在某些方面,也要注意自己情绪控制,抓大放小,家长主要起到引导,陪伴,一起陪孩子成长!”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放手和信任。真正爱孩子,绝不是因为过度担心,而呵护得无微不至,更重要的是让他在无数的经历中成长,这才是真正负责任的爱。
🌺🌺🌺 🌺🌺🌺 🌺🌺🌺 🌺🌺🌺
班主任张老师给家长们的建议是:
孩子的确需要我们的关注,但他们需要的是情感上恰到好处的关注,过多的关注则是一种控制,因为这种关注让孩子感觉到的不是情感上的满足,而是情感上的剥夺——他们被剥夺了感受的能力、思考的能力、行动的能力,甚至被剥夺了成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能力。那孩子需要什么?孩子需要的是积极关注一一无条件关注,这份关注不仅仅是被简单地看见,还包括被真诚地欣赏、认可和容纳。我们与其担心,不如多鼓励。比如:可以跟孩子说:我相信你,没问题的……试一试,成不成功都没关系多做几次,会越来越好同时也要给予尊重:你既然想好了,我支持你,我尊重你的选择;可以是感同身受:我知道你的感觉,我也经历过如果你想哭,别憋着,哭一会吧;也可以是交出选择权和决定权: 这件事,你决定就好了你可以选择…或…还可以给予中肯的建议:我爱你,但不喜欢你这么做。如果你再耐心一点,相信这件事情会更好。
💖💖💖 💖💖💖 💖💖💖 💖💖💖
数学王老师也分享了经验和建议:
过度担心的父母会容易包办代替孩子的一切,削弱孩子的自主意识以及独立自主的能力,我们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相信孩子,允许孩子试错,支持孩子的决定,协助孩子解决问题。在面临青春期孩子叛逆、狂躁的性格特点时,我们更应该换位思考,尊重理解孩子的需求。在多放手的同时,给予足够的心理营养,注重沟通的有效性,避免多余的束缚和唠叨。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渴望被认可、被关爱、被鼓励,当我们多些耐心,多往好的方面看问题,一切焦虑便会消失,孩子就能减少不必要的精神压力,他们潜力才能被激发,学会勇往直前。
🌟🌟🌟🌟🌟🌟🌟🌟🌟🌟🌟🌟🌟🌟
最后,读书沙龙活动在主讲人斯羽妈妈的总结中落下帷幕。斯羽妈妈提出,父母,首先是他们自己,然后才是父母;孩子,首先也是他们自己,然后才是孩子。父母和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谁也不需要为对方活着,只要为自己活着就好,因为每个人只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蒙台梭利曾经写过一句话: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的一生,也决定他的一生。
本期读书沙龙活动,家长们受益匪浅,在讨论学习中收获了家庭教育的知识和经验,感谢五年7班老师们的用心指导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