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念做打,生旦净末,“咿咿呀呀”中粉墨登场,她是中国的国粹——京剧。
“锣鼓一敲,幕布一开”细描旦角儿眉目,传唱千古之婉音。
回溯历史,万物皆循时光逐年更迭。非遗传承向何处,取决于我们如何与文明对话。以传统之韵,护文化之根。而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瑰宝,源远流长,承载着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精粹。作为国粹,其服饰一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发箍作为京剧服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在此背景之下张海阳老师带领同学们将踏上寻访非遗文化的旅程,深入了解非遗的魅力所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她们是怎样在体验中发现,在探索中成长的吧~
项目开题,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自愿组队,确立小组名称和宣言,组长带领全组制定组内公约和小组研究计划。
不争吵,有事一起商量是我们的态度~
接下来,我们共同进行了头脑风暴,同学们有很多奇思妙想。
非遗电视台正式启动,每日采访当日计划和收获。
据采访了解,每组想要了解的京剧资料有所不同。
根据每组想要了解的知识,学生自主查阅筛选资料。
每组同学正在将自己查找的资料进行汇总。
每组做的资料汇总。
每组的同学汇报完后,也给了其他组灵感。
京剧分享会:同学们在此之前绝大部分没有听过京剧,为了更好的区分京剧里的角色,老师带领他们看了《穆桂英挂帅》《铡美案》《武家坡》《大闹天宫》选段让同学们辨别里边的生旦净丑。很多同学表示京剧里原来也是有故事性的,让人欲罢不能。
同学们看的聚精会神。
前方记者发来报道。
同学们表示原来京剧也很有趣,自己要回家去继续看完。
来到第四天,今天大家都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角色开始制作京剧发箍。
看!每个小组都准备充足,开始制作啦!
经过不懈努力,同学们做了许多京剧发箍。
同学们也一起合作完成了研究报告。
经过几天的合作,大家制作了PPT进行总结。
每天最后一节课是我们总结反思的时间,我们会互相夸赞,一起反思当天的不足,得到别人的夸奖会让同学们感觉到更开心。
除此之外,同学们还通过了解的京剧知识,排练了《真假赵子龙》《京剧舞蹈》等节目,搜集了许多除京剧外的非遗。
《真假赵子龙》
《春闺梦》
文化源于一个民族最深层的底蕴,承载着历久弥新的记忆。文化以其包容性和厚重感,在时间洪流中不断被时代赋予崭新的色彩。经过一周的项目化学习,同学们收获满满,希望同学们探索发现,不断进取的种子在你们心中生根发芽。期待下次项目化学习相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