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陈鹤琴老先生也强调“活的教育、活的题材,要到田间去,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的教材,是知识的主要源泉”。本着发掘和利用、优化幼儿园周边资源,使幼儿园课程进一步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由此便生成了“‘竹’够有趣”这一主题课程。
课程缘起
户外活动的时间到了,玩游戏的间隙,老师带孩子们来到了小菜园,孩子们惊奇的发现了在菜园旁边里有一片竹林,大家的兴趣点逐渐地转移到了这片竹林的身上,老师听见了很多的声音“熊猫最爱吃竹子”,“这根竹子有多高呢?”,越来越多的声音响起……于是,我们趁此契机,带领孩子们一起了解幼儿园的特色植物——竹子。
竹之探
走进幼儿园的小竹林,小朋友们通过摸一摸,知道竹子表面是滑滑的;中间凸出的一圈叫做竹节;敲一敲竹子,竹竿中间是空心的;竹叶又长又细,布满了叶脉;通过嗅一嗅知道竹子有股淡淡清香;竹子不仅有绿绿的,也发现了黄黄的竹子......
竹之秘
参观小竹林后,老师组织幼儿展开了生动有趣的集体教学,与孩子们共同探索竹子的奥秘,孩子们睁大双眼,充满好奇心和探究兴趣,认真聆听着。
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等形式了解了竹子的结构。知道竹子是由竹根、竹竿、竹枝和竹叶组成的。了解到竹子的一生要经过发芽期、生长期、成熟期、开花结果期、衰老期。
竹之画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的独特方式。在竹林探索中,孩子们萌发了对大自然美的感受和体验,随即我们开展了《我眼中的竹子》让孩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竹子的美!
竹之艺
中国竹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髓,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更连接着华夏儿女的浓浓情感。
为了让幼儿更深入认识竹子,挖掘生活中竹子的使用价值,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幼儿园中的一些竹制品,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使幼儿对竹子的用途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找到了自己家里的竹制品。
在环境创设方面,为使幼儿受到”竹文化”的熏陶,老师们在走廊上精心布置以“竹”为主题的班本课程环创,使幼儿能处处与竹相伴,时时以竹为友。
“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从初遇竹子好奇,到慢慢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孩子们对竹子的各种用处等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在活动中观察、发现、思考、想象、创造,在亲身体验、实际探究中对竹子有了深入的感知。
我们的故事到这里告一段落了,孩子们在自由快乐的实践探索中发现了竹的魅力。对于竹子的探索还会继续,相信他们会有更多的惊喜,等着我们发现!故事没有终点,精彩还在继续......
监制:董香玲
审核:吴建侠
编辑:樊梦珂
供图:托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