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序流光,景明和畅,花木争荣秀,研思正当时。
一、每日一“课”
4月29日至5月11日,在向浩老师的带领下,雏鹰三组的学员们继续深入学习王东岳老师的《中西哲学启蒙课》,在追溯人类文明本源的思想之旅中,不断突破认知局限,在更高的地方看世界。
学员心得展示
孔子与老子,这两位中国古代的杰出思想家,尽管存在师徒之名,但他们的思想却各具特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孔子秉持积极入世之道,以“仁、义、礼、智”为核心理念,他鼓舞人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事务之中,以改变现状为己任,即使面对困难重重,也要勇往直前。孔子的这种积极进取精神,为后世树立了楷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较之下,老子则主张消极出世的哲学。他强调“无为而无不为”的原则,即顺应自然的节奏,不强行干预,让事物按照自身的规律自然演进。老子认为,道的运行自然而然,无需过多的人为操控。他的思想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与顺应,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哲学视角。
《史记》记载,老子曾对孔子的骄傲与多欲提出过严厉的批评,而孔子则对老子怀有深深的敬意,将其比作龙一般神秘而崇高。这种师徒间的交流与碰撞,不仅彰显了他们各自的人格魅力,更凸显了他们思想的交融与互补,至今仍在启迪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能够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世界的本质
——苏锦锦《老子为什么激烈地批评孔子?》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从更广阔的文明视角来看,它蕴含着一条与现代文明观念相反的发展方向。现代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强大、竞争,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东西壮大自身的力量。短短几千年,人类文明就发展到了地球任一物种都无法企及的地位,辉煌至极。可在极速的发展中,也蕴含着极大的危机——这不必多说,任何关注新闻的人都能发觉。
“反者道之动”,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或许要学会“反动”,即从反方面思考文明的另一走向。“弱者道之用”,弱化是“道”的实现方式。何解?水是天下至柔之物,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火燃烧,可以释放巨大能量,可烧得越旺,熄灭的也就越快。放在无限长的时间轴上观察,文明想要延续长久,发展到更长远的地步,不应只追求片刻的强大,“弱化”反而是更安全、更长远的发展方式。
——曹志伟《坚强者恒灭,柔弱者长存》
这一讲主要谈古希腊哲学的三个基本思想内核:第一个是知识观念。人类的基本思维状态是处在全知全会的状态,所以一个成年人很少发问,他也不会对这个世界感到惊异。而古希腊哲学却恰恰起源于无知,先承认自己对世界的一无所知,再对世界发问,寻找知识。典型代表人物就是苏格拉底,他总是承认自己的一无所知,然后到处去追问别人,直到问的别人哑口无言,也承认自己的无知。
王东岳老师还举了一个地图的例子,中国人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对世界地图的猜想,所谓“小九州”“大九州”论,而这猜想的地图却一直用到明清时期,中国人对世界的探索没有多少热情,始终认为自己处于一种全知全会的状态。而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地图,却在上面标满了问号,这些问号正体现了自己的无知,但是这种无知又激发了后来者探索的欲望。这就是典型的东方思维与西方思维的不同。
古希腊哲学的第二个内核,是本体真存。古希腊人不承认我们看到的世界就是存在,它们认为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世界叫现象,而真正的本体世界却是永恒不变的。像我们现在所说的现象、本质、存在等语词,也均是来自古希腊的这种思考。
——何文兵《一切哲学追问从惊异开始》
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说的就是他要追究的那个天道,在极其深远而黑暗的那个地方,你才能找见它。而那个地方才是众妙之门,也就是万物的生发之根。从这个层面来说,他的认识层面比我们要深远和神秘得多,一般人纵观一生也无法企及和到达的。
老子又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在2600年后的今天仍旧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我们也从这句话中感知到了宇宙的浩大飘渺,而人在此面前竟是如此的渺小。所以我们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它是迂回曲折又不断向前的,在地球的不同地域中,也有不同的圣人代表着他们的宇宙观和哲学观。虽不相一致但又内在存在关联。我们需要从横向和纵向来做比较,以得出他们的区别与联系,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哲学思想。
王东岳老师也在本章末再一次强调《老子》这一本巨著章节紊乱,逻辑关系不连贯。从而推断出《老子》这一本书极有可能不是老聃一人所著,更有可能是由他们的家族共同著作而成。
——梁月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二、每周一“研”
在学习完《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后,向老师又带领雏鹰三组的学员们继续研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进一步探索教育目标的底层思维模型。5月6日晚20:00-22:00,雏鹰三组召开了第十七期线上研读会议。在会议上,小组成员们依次分享了对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解,详细介绍了分类学的结构及分类表的使用。通过深度研读与交流,老师们从分类学的角度对教、学、评的一致性也有了更多建构性思考。
舒凡老师正在分享
苏锦锦老师正在分享
彭沐涵老师正在分享
邵宇奇老师正在分享
何文兵老师正在分享
曹志伟老师正在分享
梁月琴老师正在分享
谢岫钿老师正在分享
三、每月一“课”
5月9日下午,雏鹰3组的学员们参加了由向浩导师举办的深圳市向浩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
深圳市向浩名师工作室的范春霞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写作教学课例。作文教学向来是语文老师头疼的环节,但是范春霞老师通过层层引导,巧设悬念,情节呼应等设计,让学生的写作由易到难,渐入佳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写作教学样本。
湖北省赤壁市中学语文教研员,省骨干教师雷介武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精彩、幽默又发人省醒的小说阅读课《孔乙己》。《孔乙己》是鲁迅先生一篇非常经典的小说,但也是一篇很容易上得枯燥的长篇小说文本。
雷老师利用几个简洁的主问题串联,用自己幽默风趣的语言,干净利落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对孔乙己的形象认知逐层深入,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踊跃发言,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作为一节小说阅读课,雷老师不仅带领学生赏析了小说文本,评析了人物形象,最后还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所塑造,确实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学习的榜样。
两节精彩的课例后,著名特级教师蒋红森先生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且有深度的讲座分享《课程变革与语文教学——我们的关注点和着力点》。蒋红森先生是湖北省教育学会秘书长,湖北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语文教研员,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专委会常务理事,湖北中语专委会秘书长。他的分享深入浅出,为我们解读了新课标的编写逻辑以及如何落地等问题,让听课的老师们获益匪浅。
活动最后,向浩导师进行了总结,他将蒋红森先生的分享总结为“格局宏大、解析透彻、指导具体、守正创新、智慧幽默”,由衷表达了自己的尊敬与认可。同时,向老师借国家教育部原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先生的话,也点评了雷介武的课,认为他达到了一节好课的“三有”和“三声”。“三有”即有趣,有得,有助;“三声”即有笑声,有掌声,有回声,这当然也是一种由衷的认可与赞美。
一下午的教研时间很短,但却精彩纷呈,内容丰富。因为这里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也有落到课堂的具体操作,每一位参与的雏鹰学员都收获满满,相信他们在成为更好的教师路上,一定会走得更顺利、更扎实。
砥砺深耕,务实笃行。在向老师的引领下,雏鹰3组的学员们不断用理论丰富元认知知识,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路径。期待大家继续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奔赴中,且悟且行,迎来教育之路的繁花似锦。
图文:舒凡 何文兵
编辑:邵宇奇
审核:雏鹰3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