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2024

读者小学2023级2班
创建于2024-05-12
阅读 40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成都市读者小学2023级2班母亲节感恩活动

2024年5月12日,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既是母亲节,也是5.12汶川地震16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想起16年前地震下一位母亲编辑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此情此景,在今天这样的日子里更是显得尤为动容让人泪目……

母亲节的起源

母亲节是一个充满感恩与敬意的节日,它起源于古希腊,但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则起源于美国。这个节日的设立,旨在让我们铭记母亲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感激之情。

母亲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那时的人们会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然而,现代母亲节的概念和形式则是在19世纪由美国人安娜·贾维斯所创立。她为了纪念自己逝去的母亲,发起了设立母亲节的活动,并成功地说服了美国政府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

母亲节在中国也有着广泛的传播和庆祝。自20世纪80年代起,母亲节逐渐被中国内地的民众所接受,并在每年的这一天以各种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在这一天,人们会送给母亲鲜花、蛋糕、亲手烹制的饭菜等礼物,以表达对母亲的敬意和关爱。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成都市读者小学2023级二班的小朋友们也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母亲节的起源、发展、了解了母亲节的意义,并在老师的带领下演唱了母亲节的歌曲还亲手制作了送给妈妈的贺卡!

03:02

母亲节的意义

母亲节的意义不仅在于纪念母亲的辛勤付出,更在于弘扬母爱、传承孝道。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情感之一,母亲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幸福,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努力。在母亲节这一天,我们应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母亲的伟大和不易,更加珍惜与母亲相处的时光,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以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孩子们手中的每一笔每一画都怀揣着满满对妈妈的爱❤️,相信此刻,她们心中也是无比幸福!

爱是三餐四季

爱是慈母手中线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爱母孝母自古以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有许多人从传统中汲取营养,来弘扬和发展中国人自己的母亲节。

妈妈,您辛苦了!

孝,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稳定的社会文化心理基础。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是中国人从古至今践行孝道的基本内容。以孝为本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人伦规范。母亲节的存在,让人们可以更多地向养育自己的母亲表达爱意,增进情感。

这世间,最好吃的东西,就是母亲做的饭菜,最动听的话语,就是母亲对子女的呼唤。回到家中,最想见的人是她,出门在外,最惦记的人是她。唠叨没完的是她,爱子如命的也是她。

五月,最美的就是母亲节,天下,最累的就是母亲们。在今天这个温馨美好的节日里,给母亲一个拥抱,向母亲深深致谢。并为天下所有母亲送上最好的祝福,祝福辛苦的她们:平安健康,节日快乐!

文末,附上一篇贾平凹先生的文章《写给母亲》节选,在5•12的今天,地震下的母亲,真是让人十分感触!这世间,最珍贵的是生命,最长情的是陪伴,最无私的是母爱!

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算一算,再有二十天,我妈就三周年了。

三年以前我每打喷嚏,总要说一句:这是谁想我呀?我妈爱说笑,就接茬说:谁想哩,妈想哩!

从前我妈坐在右边那个房间的床头上,我一伏案写作,她就不再走动,也不出声,却要一眼一眼看着我,看得时间久了,她要叫我一声,然后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么。

已经很长时间了,虽然再不为她的病而提心吊胆了,可我出远门,再没有人啰啰嗦嗦地叮咛着这样叮咛着那样,我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该送给谁去。

三周年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乡下的风俗是要办一场仪式的,我准备着香烛花果,回一趟棣花了。但一回棣花,就要去坟上,现实告诉着我,妈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啊。

——贾平凹《写给母亲》

阅读 40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