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初夏,气候冷暖宜人。夜间的一场小雨,使天气陡增了些许凉意。5月11日一大早,夏桥中学的学生和班主任老师怀着激动的心情,早早的来到学校,将要举行一场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
活动前,夏从吾校长和教官首先讲解了什么是研学活动。他们说,所谓研学活动,就是一种由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的,通过集体旅行,集体食宿的方式开展的校外教育活动,让同学在旅行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拓展视野,同时加深对自然和文化的理解。这种活动源于我国传统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提升科学思维的方式和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夏校长和教官也讲了一些活动的纪律,勉励大家在活动中遵守纪律,做一个遵守纪律的模范。
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一个个有序的登车。7点31分,我们的车队出发。
在旅途中,同学们有说有笑,谈笑风生,教官带领我们在车上做起了游戏,还有的唱歌,做脑筋急转弯,有的背诵诗歌,有的吃着零食。一个个欢声笑语,像出笼的小鸟。大约8点40分,我们来到了烈士陵园门前,列队、等候着陵园开园!
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列队缓缓走进了陵园,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扑面而来。巍峨高大的烈士纪念碑正面写着周恩来总理的亲笔题词:“淮海英烈永垂不朽”!我们列队脱帽,静默一分钟,表达对淮海战役烈士们的哀思和追念。
之后,我们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淮海战役发生在1948年11月到1949年1月,两个月的时间里,共消灭国民党55万人,战绩辉煌!同时我军也有一定的伤亡。步入纪念馆,我们仿佛穿越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能够感受到那段悲壮而伟大的历史。我们顺次参阅了五个展厅,分为淮海战役的起点,战争的终点,总攻击和突破,以及战役胜利的终点。我们看到了很多模型,再现了整个战役的布局和战斗情景。还看到了很多战争遗留物,如弹壳、旧报纸、电令、日记本、旧电台、旧担架、独轮车等,每一个展品背后,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还瞻仰了烈士墓地。在苍松翠柏中,1000多名淮海英烈长眠在这里,一块块墓碑,一座座坟茔,在诉说着英雄们的不朽的灵魂!
离开陈官庄烈士纪念馆,我们的车队向着芒砀山景区进发。芒砀群山是造物主在豫东平原上留下的奇迹,是撒在这块大平原上的粒粒珍珠。在这些不高的山包中,却埋藏着一些神秘的往事!首先导游教官带领我们参观了“大汉雄风”景点。这里以展示汉代文化为主题。同学们在这里领略到了汉代建筑的雄伟壮观,了解了汉代文化的深厚底蕴。
各班以班为单位,合影留念!
研学活动的其中一项就是集体食宿。一个上午的活动,同学们都感到饿了。中午,安排大家在一家酒店就餐。10人一桌,荤素合理搭配,营养丰富,在教官的引导下,同学们背诵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励志古诗,让孩子们珍视劳动人民的成果,受到了灵魂的洗礼!
当日下午,游兴未尽的同学们继续在这神秘的芒砀山中游览。在教官的引导下,同学们先后游览了梁孝王后陵、梁孝王陵以及他们的儿子梁共王陵。这些王陵,是上个世纪中后期,被炸石开山的山民们发现的,是芒砀山景区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景点。也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崖壁巨型陵墓群。斩山作廓,穿石为藏,堪称世界奇迹。同学们在一个个陵墓里争相观看、拍照,饶有兴趣,最后几乎都从墓道里上来完了,还有几个学生流连忘返!
大约三点半左右,离开了神秘的汉墓群区,同学们有序地来到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厅里。同学们要在这里举行“成童礼”仪式。告别童年,感恩之志。主持人诵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之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終也。行三拜礼:垂手,附手,行礼。拜,再拜,三拜,礼成。主持人又说:“孩子们,努力吧,莫忘这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让我们对爸爸妈妈说,我爱恁。通过这个环节的活动,同学们的心灵得到了进一步的洗礼和净化,达到了我们研学的效果!
同学们研学旅行活动的最后一站是芒砀山地质公园。旅行车队满载着欢声笑语,来到了这里。在这迷宫式的展览馆里,有永城境内的各种岩石,也有外地的,岩石嶙峋,奇形怪状。有的如老人端坐沉思,有的如擎天一柱,有的断面光滑如镜,这些岩石,记录着地球的沧桑演化。同学们还参观了永城的焦炭标本,几种恐龙化石模型,对于展厅里的每一件展品,惊叹不已!
不知不觉中,太阳要落山了。游兴正浓的同学们,在教官的引导下,无奈地回到了自己的旅游车上,要返程回校了。在车上,同学们鸡一嘴鸭一嘴地讨论着自己的研学收获、研学感受。的确如此:通过我们组织这次研学旅行活动,大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加深了对自然和文化的理解,提升了科学思维方式和能力,培养了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达到了我们这次研学旅行活动的目的!
撰稿 夏登奇(冬景)
初审 郑变动
夏从良
终审 夏从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