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选取了甲醛作为醛类性质的学习对象,安排学生课前形成小组学习共同体——查阅资料、甲醛测定和去除的实验操作。
课中创设有趣的情境——名侦探柯南《看不见的凶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贯穿于整节课;构建醛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模型,从基团之间相互影响的角度培养学生模型建构的关键能力。将学生的关键能力在课前、课中、课后予以采集、分析、诊断和评价。
真实的问题情境——“新装修房子内甲醛的检测和去除”,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课堂诊断报告,促成“教学评”一体化。以“从生活中学化学,到生活中用化学”为指导思想,兼顾现有教材,拓展学科知识。本堂课选择讲解的内容是来自生活中的“甲醛的危害和去除”,旨在让学生体会化学的奥妙,体会生活处处有化学。并告诉学生,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
感恩的话要慢慢说,常常说,深深地说:感谢林萍书记思想引领——“有机物的学习应建立‘组成、结构决定性质’基本观念,形成从官能团、化学键与反应类型认识有机物的一般思路。可以思考从大胆猜想,方程式表征,拼接模型、动画演示等来培养学生知识类比迁移能力,发展学生分析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和化学键,并预测断键部位的与相应反应的能力。”;感谢区教研员凤新老师强调模型建构的重要性;感谢晓峰主任倾囊相助,多次强调知识的科学性表达;感谢组内老师们在试讲过程挖掘细节;感谢集团校福州高级中学和闽江学院附中的老师们前来听课并给予诸多有效建议;在开课当天化学组员群策群力,让公开课完美落幕。
本课题是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二专题9第一单元《金属的冶炼方法》的内容,从教材知识体系上看,学生们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已经对化学与人类社会、社会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接触了一定程度的金属冶炼的知识。故本节课可自然切入金属的冶炼方法和原理。让学生认识到化学是冶金工业的基础,化学方法是将金属矿物转变为金属单质的重要手段,不同的金属冶炼需要采取不同的反应条件,而金属活动性的强弱规律和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是选择金属冶炼方式的主要依据。
前期备课时,多次与林萍老师、李江涛老师商讨并把握本课重难点,寻求解决学生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并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由于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且对金属冶炼也有一定的认识,高一上学期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了解了钠、氯、硫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确定了本节课的主要授课方式,以及主要教学环节。在经过多位老师的指导后,先后进行了两次试讲,通过试讲及课后的评课,对本节课反复进行打磨,发现之前教学设计中的不足。林萍老师提出板书设计上的改进意见,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重点应更加突出,重视依托史料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绿色化学的理念素养教育等建议。李江涛老师指出应巧妙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以其为主线,贯穿整堂课的教学。
开课结束后,前来听课的老师们均给出了中肯的建议。来自福高的戴红盛老师就指出,在本堂课对金属冶炼知识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行归纳与总结不同活动性的金属的冶炼方法,增加更多的学生活动。陈立明老师则指出在铝土矿的冶炼这个环节可以给出铝土矿的成分,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如何提纯的方案,效果可能会更好。林萍老师提出可以简化板书,突破旧有模式,直接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作为载体,可以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还有多位老师都给出了自己宝贵的意见,让我受益匪浅。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本次教研活动中,福州四十中以及集团校福州高级中学、闽江学院附中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积极讨论,林萍书记强调今后集团校要继续加强联系,以群策群力的方式携手共进。相信在以后的教研中,化学教研组将会继续勇攀高峰,提高课堂的教学水平!
撰稿人:邱美艳 肖勇
审核:林熙
摄影:化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