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 音
参禅不是玄,体会究根源;
心外原无法,那云天外天。
——虚云法师
二十世纪的中国佛教界,有四位大师的名字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他们是印光、虚云、太虚、弘一,其中尤以世寿120岁的虚云法师最为传奇。
虚云老和尚118龄寿像
丁酉秋 於江西云居寺
除此,在虚云法师传奇的一生中,还有他出家二十年后,为报父母恩而做了这件事:从普陀山起香,三步一拜,朝觐五台。
虚云生于1840年,祖籍福建泉州。他出身于官宦之家,本名萧古岩,其父萧玉堂曾官至泉州知府。萧玉堂年过40岁得子,妻子又因难产而死,所以萧玉堂对儿子的管教严厉并寄予厚望。
萧玉堂最初的构想是让儿子同自己一样: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而生性恬淡的虚云偏偏从小爱读儒籍佛典。为了逼迫儿子以科举取士为目标,萧玉堂想尽了各种办法。当他得知儿子常常喜欢躲在祖母房间看佛经时,气不打一处来。一次,他又撞见儿子和母亲在讨论佛经时,忍不住呵斥到:“小小年纪读什么佛经,把远大志向都读没了!”
师父未答言。
虚云又说:“父亲因我带着堂弟出家,一举断了萧家三门血脉,郁郁成疾而不治身亡。”
师父依然未答言。
虚云站起身作揖道:“贫僧虚云,为报父母恩发愿朝拜五台山。贫僧从普陀山来,还请小施主让出一条道。阿弥陀佛!”
虚云看着小男孩说:“父母了养育我们,若没有父母,世界就没有我们,一切的一切,包括修行都将无从说起啊。”
这时一位老乞丐路过,发现虚云一动不动,他轻声道:“可怜啊,又死了一个乞丐,我刨土把你埋了吧,往后就再也不会挨冻啦。”
说完,乞丐文吉在附近抓了几把草,生火煮了些“糊头” [3] 喂他。稍一会儿,虚云渐渐缓过来。
[1] 头陀行: 佛教用语。指佛教僧侣行头陀时,应遵守的住空闲处、常乞食、着百衲衣等十二项苦行。头陀行又称二时头陀,指春秋两个季节行持,是僧人外出行菩萨道。
[2] 云游:自古以来,行者为寻师访道,至诸方行脚参学,居无定所,犹如白云般飘游,故称“云游”。他们行云流水般的各处行脚、访道、参学,不断实践自我砥砺身心的修行。可谓: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为了生死事,乞化度春秋。
2024年5月12日(母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