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节阐述了有意义学习的渊源。两位教育大家对于有意义学习给出了不同的看法。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与机械学习两者在心理机制和条件上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机械学习的心理机制是联想,其产生的条件是刺激与反应的接近、重复和强化等。而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其产生的条件客观上是学习材料本身的逻辑意义,主观上是学习者本人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同时有意义学习其认知结构中应有可以同化新知识的原有观念,使新旧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的联系。即新旧知识的联系要能合乎人们能够理解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正常人都会有),最终学习者能实打实地真正理解新知识,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新知识。所以他将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概括为:“语言文字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识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性和实质性的联系。”他还认为,有意义学习还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
罗杰斯认为的有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一、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有意义的学习会包含学习者的情绪和价值的色彩。二、学习是自我发动的。三、学习是渗透性的,无形中影响学生的意志、兴趣和态度。四、学习是由自我评价的,因为自己到底会不会,掌握到何种程度自己最清楚。
根据他俩对有意义学习的界定和阐述,可将有意义学习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文本意义。二、潜在意义。三、心理意义。四、精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