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棵树下,一起看花

育苗苗
创建于2024-05-11
阅读 263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三棵树下, 一起看花

    东营区第一实验幼儿园60年园庆主题活动之“致敬童话家园行”特别家长会

                    (第七期)

        2024年5月10日晚,东营市东营区胜利第一实验幼儿园园庆6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一一 致敬童话家园行第六期在辛店街道秀苑小区友家书院开展。东营区胜利第一实验幼儿园领导和教师,大三班家长、大二班家长,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此次活动。

     主持人姜老师开场介绍

  东营区胜利第一实验幼儿园园长

                赵彩玲致辞


       赵园长介绍了一幼60周年园庆主题——“三棵树下,一起看花”设计的蕴意及主旨。一幼开展的丰富多样的童话教育滋养孩子的心灵,开拓孩子的视野。一幼芳华60载,不断地发展与传承,犹如一棵参天大树,培养了一批批的小树。特别家长会意在于家、园、社三方携手同心,共同学习成长,合力立德树人,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东营区第一中学夏修祺同学读故事

        《妈妈心,妈妈树》

       读完故事后,现场的老师、家长分享了自己的想法。主持人姜老师提出问题:故事中,小志的心理空洞,如何去修补?是补重要,还是学知识重要呢?

第528期致敬童话一席谈&第7期致敬

      教育专家胡老师结合故事对此进行了答疑解惑,让人深思。第一:  妈妈和孩子的关系是我们生命构成的一部分。太多的父母与老师的关注点,只放在与孩子自然属性的链接上,却忽略了社会属性与社会关系的链接。父母的自我,对孩子的伤害更大,妈妈的爱是自然的,也是智慧的爱。爱孩子也是要有相应的节制跟调节的。孩子出现的不愿分离的问题,更多的是妈妈的分离焦虑问题。第二:社交障碍就是社会关系与社会属性欠缺。父母对孩子自然属性的爱太满太足了,社会属性就释放不出来。父母过分自我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就是不愿交往。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的过渡,就是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每个过渡期中妈妈的爱也要随之调整。幼小衔接到底衔的是什么?只是去上学前班、学知识,反而对孩子的危害更大。过渡期要有过渡仪式,不要功利性的东西,要做好社会关系与社会秩序的调整,做好心理状态的调整以及做好各种关系的调整。第三:单亲家庭中的生命重构。家庭中的关系缺角了、失衡了,就要重新调整平衡。“不以死伤身,悔不灭本性”,重构中爸爸的角色非常重要,身边的亲人的爱都可以补足。不要只强调妈妈的爱,而忽略了爸爸的爱及其他亲人和老师的爱,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也可以依然健康。第四:爱中迸发的智慧和光芒。妈妈对孩子本能的爱扩大化,忽略了、弱化了爸爸的爱,就会失去平衡,就会造成对孩子的教育失衡。要明白父爱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多给些孩子社会性属性的关注,让父亲的阳刚之气给予孩子力量和精神的滋养。

       现场的家长和老师、嘉宾们都分享了自己的感想、感悟和感受。

            赵园长总结发言

      赵园长做了总结发言,用案例来说明家长如何给予孩子正确的爱,父母对孩子的爱多一点,就很容易控制,少一点又怕忽略了孩子。父母及家人对孩子的爱过满、过多,一味的溺爱,不舍得孩子吃一点点的苦,不注重教育的过程,只注重功利性的结果,往往教育的结果很让人遗憾和唏嘘。我们的幼小衔接,衔接的不是知识,是兴趣、爱好、能力、习惯等各种能力的衔接,为孩子的未来生活与成长奠基。父母陪孩子成长的过程是艰难的、不容易的,需要父母不断地学习、修行与提升自己,提高教育的智慧。

      作为向胜利第一实验幼儿园园庆60周年献礼的系列主题活动——家园社协同育人的致敬童话家园行,将周而复始地在每周五晚开展,将童话教育引向深入,从童话中共同寻找我们教育的初心和力量。

图文: 程燕

初审: 解继英

终审: 赵彩玲

阅读 263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