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区实验小学东校区2022级3班
《总书记讲过的民族团结故事》

王紫萱妈妈
创建于05-11
阅读 34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其中引用了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典故,生动展现了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为了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学习贯彻,帮助读者更好理解这些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特推出“总书记讲过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专题,以期为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历史借鉴。

我国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是全方位的,诚如有些学者所提出的那样,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要理解这个过程,就不能简单地只靠文献记载的“历史事实”,还要从具体的民间日常生活中去寻找答案。理解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除了文字记载的“大事”外,民族关系更多地体现在老百姓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体现在“雅歌儒服”这样的风俗习惯中。“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正是这无处不在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新疆的命运始终与伟大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从都护制度下中央派遣与地方自治相结合,到设立伊犁将军、建省设县,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管辖越来越直接,新疆与内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共同团结奋斗,新疆进入历史上最好的繁荣发展时期。

我国历史悠久、璀璨绚丽的服饰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蓬勃创造力。历次服饰变革,都是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生动写照,凝结着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优秀成果,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添了一抹抹亮色。

1935年5月,中央红军胜利渡过金沙江后,一路北进,他们要赶在国民党增援部队到达之前渡过大渡河,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

民党军队猜测到红军的意图后,迅速调集大量兵力,朝大渡河进发,企图把红军围歼在大渡河边。

中央军委经过讨论,决定抄小路经泸沽尽快到达大渡河边的安顺场。5月19日,中央红军派出先遣队,准备借道大小凉山的彝族聚居区。

由于历代统治阶级长期在彝族聚居区推行民族压迫政策,那里的彝族人对汉族人疑忌很深。


为了能尽快渡河,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政委聂荣臻要求,部队要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争取彝族人民的信任和同情,和平通过彝族聚居区。

红军沿着小道,行至冕宁县城。还没进入城里,国民党的县长和其他官员就都逃走了。红军第一时间打开粮仓,把粮食分给穷苦百姓,当地百姓敲锣打鼓欢迎红军的到来。

但是,当红军踏入冕宁北面的彝族聚居地拖乌时,情形陡然变化,迎接他们的不再是欢呼声和锣鼓声而是土枪、长矛、冷箭和冷枪。面对危险,红军严守军纪,没有还击,只是一再地用彝语喊话:“红军来此只是借道,绝不停留。”

然而这些“对手”并不相信,他们将山涧上的独木桥拆毁,把溪水里的石墩隐藏在山林里,红军只能边行军边架桥,修整道路。

一天,一个骑着黑色骡子的人来到红军的驻扎地。他是当地彝族部落果基家支首领小叶丹的四叔。原来,小叶丹看红军纪律严明,充满正气,想要和红军讲和。

红军先遣队群众工作队的负责人萧华热情地向小叶丹的四叔介绍说,红军是给受压迫的人打天下的,这次路过绝不打扰彝族同胞,还说刘伯承司令愿意与彝族首领结为兄弟。

小叶丹听说后大为感动,他当即骑马下山,过来见萧华等人。他们商定与红军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袁居海子(今彝海子)边见面。

结盟仪式按照彝族的风俗进行。面对着蔚蓝的天空和清澈的湖水,刘伯承和小叶丹喝掉带有鸡血的“血酒”,高声起誓。

当夜,刘伯承邀请小叶丹叔侄到红军驻地参加晚宴。


饭后,刘伯承把一面写着“中国夷(彝民红军沽鸡(果基)支队”的队旗交给小叶丹,并任命小叶丹为支队长。

第二天,小叶丹护送红军进入拖乌地区,直到走出果基家支领地,才依依惜别。

红军后续部队也沿着“彝海结盟”这条友谊之路,顺利地通过彝族聚居区,迅速抢渡大渡河,跳出了国民党军的包围圈。

红军走后,国民党反动政府对小叶丹进行报复和迫害。小叶丹把队旗珍藏在背第下特制的夹层里随身携带,宁肯倾家荡产,也不交出队旗。



国民党反动军阀抓捕了小叶丹。被捕前小叶丹一再叮嘱家人,一定要保护好队旗,将来交给红军。

为应对国民党士兵的搜查,小叶丹的妻子把队旗缝进自己衣服夹层。敌人找不到队旗,经常敲诈勒索,果基家人过得非常艰难。


而小叶丹在放出不久后,被国民党挑唆的部族武装伏击,不幸身亡。

1950年冕宁解放后,小叶丹的妻子遵照丈夫的遗嘱,把队旗交给了驻冕宁的解放军。如今,这面队旗被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象征着当年红军和彝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视民族团结的有力见证。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今天,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富饶辽阔,是各族先民留给我们的神圣故土,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美丽家园。头顶同一片蓝天,脚踩同一片热土,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编辑:王丽影

初审:石艳新

终审:魏楠

阅读 34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