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产业,树品牌,莱芜区奋力打造生姜产业发展“新雁阵”

莱芜农业农村
创建于05-11
阅读 219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5月11日,潍坊市人民政府一级巡视员马清民带队到我市学习考察生姜产业全链条发展工作,考察组先后到济南科百智慧农业产业园、山东省万兴食品有限公司、莱芜万兴果菜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大王生姜产业园、莱芜泰丰食品有限公司,实地参观了生姜数字化种植、清洗、储存、深加工、国际贸易等现场,并与主体进行了座谈交流。市政府副秘书长王青、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任传猛、市农业农村局总经济师王秋堂、莱芜区政府副区长齐巍岩同志陪同考察。

      近年来,莱芜区按照“做强产业,做响品牌”的目标,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水平推进,加快建设一流的生姜生产基地、研发基地、加工基地和集散基地,实现了生姜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打响了一张“生姜牌”,成为产业兴旺的强力引擎,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硬核动力。

建设特色鲜明的生姜生产基地

      强化规划引领,编制《莱芜生姜特色产业专项规划》,按照“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的建设思路逐步打造,莱芜区成为全省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强化标准种植,制定并推广生姜等10多个产品的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其中“生姜生产技术规范”上升为国家标准,莱芜区被认定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强化保险支撑,在全区开展地方补贴型生姜保险,将自然灾害、流行病虫害纳入保险范围。

建设技术领先的生姜科研基地

      打基础,建立优质种质资源库。完成莱芜小姜基因组测序工作,建立了“脱毒组培中心+原原种繁育+生产用种扩繁+良种示范基地”四级生姜繁育及示范体系,累计推广面积150万亩以上。攀高枝,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采取挂靠、联合、共建等方式,促成万兴等32家农业企业与江南大学等61家高校院所、150余名高层次专家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组建山东省生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生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20余个科创平台。大投入,抓好产业科技研发。围绕生姜产业投入农业科研经费过亿元,选育出2个高产优质品种,探索推广了土壤熏蒸消毒、“双膜一网”、秋延迟等生姜生产实用技术,开发出“食、药、卫、健”四个字号100多个品种的生姜产品,涵盖了生姜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

建设链条完整的生姜加工基地

      做大培强龙头企业,全区从事生姜加工、储藏、流通的企业近400家,其中生姜加工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22家,年加工生姜近150万吨。2023年,以生姜加工为代表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在库企业发展到70家,实现营业收入132.71亿元。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现已开发姜片、姜汤、姜酒、调味品等精深加工产品30多个系列100多种,其中“寿司姜片”占国际市场份额70%以上,生姜主产区农民收入的70%来自生姜产业。完善丰富产业链条,先后培育莱芜区生姜加工协会和山东万兴食品产业化联合体、济南万鑫食品生姜大蒜产业化联合体2个生姜产业省级示范联合体,培育国家级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2个。

建设品牌知名的生姜集散基地

      打造品牌矩阵,全力打造莱芜区农产品区域共用品牌“嬴味莱”,积极宣传推广“莱芜姜、赢健康”文化品牌,构建起“1(嬴味莱)+2(莱芜黑猪、莱芜生姜)+N(产品品牌)”的农产品品牌矩阵。打造储运基地,全区除了近400家生姜加工储运企业以外,还有一大批购销大户参与生姜购销,储藏能力超过50万吨。打造特色展会,先后举办10届中国(莱芜)生姜博览会,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最具影响力和公信度的品牌农业展会,成为集中展示莱芜生姜形象、推介莱芜生姜品牌的高位平台,全区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发展到112家,带动莱芜生姜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阅读 219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