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育匠才 杏坛展风采

——三亚市初中英语“好课堂”教学评比暨第二次初中英语学科

研训总结

王抒 sherry
创建于2024-05-11
阅读 56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升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成为各级学校与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次三亚市初中英语“好课堂”教学竞赛旨在通过搭建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促进各学校、教师团队之间的经验分享与碰撞,激发创新火花,从而推动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与本次竞赛的学校和教师团队来自三亚各中学,他们带着各自精心准备的充满个人特色的英语课堂,共同参与到这场激烈而富有意义的竞赛中来。

      本次教学竞赛于2024年5月8日至9日举行,地点设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三亚学校初中部。参赛团队根据指定的教材和教学内容,结合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进行授课。评委团由资深教育专家、优秀教育工作者组成,他们分别是卓俊斌老师,蒋国军老师和黄燕老师,共同负责对参赛团队的授课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在比赛过程中,各参赛团队展现出了较高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他们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第一位参赛选手蔡悦老师和初一三班的同学为我们呈现的课堂是七年级下册module10听说课。蔡老师以一首《let it go》点燃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用师生合唱的方式打破了初次见面的陌生感,和学生建立起初步的信任。接下来,她用视频展示的方式向学生呈现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让学生对journey这个话题产生了兴趣,接下来free talk环节,蔡老师通过询问学生“”How about your holiday?”和学生就这一话题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在pre-listening的环节,蔡老师带着学生们认真熟悉不同地名的发音和拼写,为接下来的环节做了充分的准备。在while-listening环节,蔡悦老师通过多种练习方式,如fill in the blanks, answer questions, retell the sentences让学生由浅入深,从不同角度逐步掌握听力材料。在完成听力任务后,蔡悦老师还设置了讨论环节,让学生由输入过渡到输出,教会学生学以致用。在post-listening的谈论环节,蔡悦老师通过让学生按照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全文的复述,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整个文章的整体的了解,还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复习。最后的小组讨论环节中蔡悦老师让学生讨论了Betty的假期生活,问题的设置难度适宜,适合学生的学情。就整个课堂而言,蔡悦老师各个教学环节的设置紧紧相扣,由浅入深,每个输出的环节都为学生搭建起了“脚手架”,让学习真实发生,是一节成功的课堂。

       第二位选手是周艳老师,她为我们呈现的是七年级下册module10的听说课。周艳老师以一段视频作为导入,为学生展示了意大利,俄罗斯,美国,以及英国的独特风景,从而引出了journey这个话题,在过渡到听中环节时,周老师通过“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Betty’s journey”这样的问题让两个环节自然衔接。While-listening环节,周艳老师通过让学生填写basic information表格让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基础信息有了初步了解,接下来又通过填表格的方式让学生分别填写Betty的活动和感受,这样的设置能够让学生学会分辨事实和观点,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还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下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此同时,周艳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故事背景,还为学生精心准备了Hollywood,Disneyland以及Saint Monica的背景介绍视频,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和地理学科进行了跨学科互动。在post-listening环节,周艳老师通过三个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就整节课进行了复述,之后又通过讨论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整洁课堂生动有趣,内容丰富。

       第三位选手是翁海燕老师,她带来的课堂是七年级下册module 10听说课。翁老师以free talk作为导入,引出了journey这个话题,之后的pre-listening环节翁海燕老师通过图片呈现的方式带领学生了解了不同地区的地域特色,同时还熟悉了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发音,为接下来的听力环节扫除了障碍。while-listenning环节中,翁海燕老师通过where,when,how,what,who等环节让学生了解旅行的描述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也为后面的写作环节做好了铺垫,充分体现了大单元教学的观念。最后输出环节,翁海燕老师通过where/when/how的提示词让学生对整篇课文进行了回顾,之后又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的旅行。课堂的最后,翁海燕老师用“what's the meaning of travelling”升华了课堂主题,体现了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意识的教育。

       第四位选手老师是范烟茵老师,她带来的课堂是七年级下册module10读写课。范老师以free talk的方式,询问学生how was your May Day holiday?引出了journey这个话题,整个对话不仅贴近实际,而且还和学生产生了真实的互动。之后范老师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对国内外的各大知名景点有了初步的了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想要学习的热情。接下来的while-reading环节,范老师通过where/who/what/when的问题设置让学生对文章有了整体了解。在问题设置上,范老师更进一步,对主人公Betty本人的感受以及她从旅行中学到知识进行了询问,让学生从Betty的角度出发体会旅行对人生的意义。在post-reading的环节,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完成写作,范老师为学生讲解了邮件的书写格式,同时又将写作的几个要素再次呈现在课件上,为学生的写作输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展示环节中,范老师让学生自己对优秀作文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点评,让学生了解到优秀的作文应该包含哪些方面。范烟茵老师的课程环节设置紧紧相扣,讲解细致入微,为我们呈现了一节十分精彩的课堂。

      上午四位选手老师的课堂结束后,黄燕老师就几位老师的课堂给出了点评。几位老师的课堂都体现了大单元教学的观念,活动环节丰富多彩,环环相扣,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搭建起坚实的“脚手架”。此外,教师的课堂可以和当地实情相结合,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近,这样才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中午休息过后,下午的比赛如期进行。

       第五位参赛的选手老师是张碧云老师,张老师带来的课堂是七年级下册module10读写课。张老师的课堂以free talk作为导入,通过询问学生的五一假期引出了journey这个主题,之后通过视频展示,向学生呈现了巴黎的美景。之后张老师让学生对自己进行提问,这样的问题设置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后续课堂活动的展开。之后她又通过task-based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为一位外国友人推荐旅游景点,从而开启了下一个课堂教学环节,这样的安排目的明确,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更有目标感。在while-reading环节,张老师通过where/who/what/how/when五个方面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整体剖析,同时张老师还对邮件的格式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为后面写作输出做好了准备。写作输出的环节,张碧云老师将写作的tips清晰呈现在课件上,同时还将写作的五大要素列在旁边作为辅助,对学生的写作环节给予了支持。张老师的课讲解细致,要素齐全,对学生的输出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第六位选手老师是陈琴老师,陈老师带来的课堂是module10读写课。陈老师以说唱的方式作为导入,将旅游经历介绍的五个要素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通过read for basic information,read for language feature, read for structure的方式层层深入,让学生对文本的了解逐渐加深。其中在read for basic information的环节,陈老师还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语言是正是还是非正式,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此外,陈老师还将整篇文章分为beginning,body,ending的结构,并按照这个结构形成整篇文章的思维导图,进而引导出写作要注意的几个方面:structure,language,以及transition三个要素。陈琴老师的写作主题和三亚当地特色相结合,和三亚旅游城市的特点相契合,是充分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的课堂。

      第七位选手老师是刘阳老师,刘老师呈现的课堂是八年级下册module9的听说课。刘老师以free talk作为导入,“what’s your good friend like?”开启整节课堂,引出friend这个话题,在while-listening这个环节,通过listen and choose, 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引出了“描述问题”的几个要点,即when, what, how, who, 通过朋友之间的问题学会描述问题,接下来是语言输出环节,what happened to Lingling and her friends? 通过口语练习让学生充分掌握“问题描述”的几个要点。接下来的听力练习环节则专注于“问题解决”,即提建议的几个要素,以及什么才是好的建议。最后的讨论环节刘老师让学生讨论了什么样的建议能被称之为好的建议。刘阳老师的整堂课目标明确,每个活动环节的设置都对应着明确的学习目的,让学生学有所得,并在实践中验证所学,是非常高效的课堂。

      下午三位老师的比赛结束后,蒋国军老师对七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点评。蒋老师从几十年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出发充分肯定了几位老师的课堂,同时也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作为一名一线英语教师,蒋老师对初中学生的学情进行了分析,并鼓励老师应按照学情出发,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安排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5月9日上午比赛如期进行,第八位选手胡月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是八下module9读写课。胡老师运用歌曲导入话题,让学生们讨论朋友以及朋友应该拥有的品质。在通过照片巧妙地引出文章标题后,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使学生对阅读更有期待和动力。在课文的研读中,围绕故事的三要素,以plot mountain为线索,整理出文章结构并让学生们在此基础上生成一篇关于友谊的文章。授课环节清晰,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

      九号选手冯珍老师展示的是八年级下册Module 9的拓展课。课堂一开始,冯老师从身边问题设置情景,让学生思考身边友谊中的问题,又进一步通过图片预测引出听力活动。听力活动后,以为听力中主人公解决问题为线,阅读一封关于友谊的信件。从阅读中归纳结构和句型,最终以信件为输出。整堂课程锻炼了学生的听、说、度、写综合能力。冯老师授课的的每一步都目的清晰,整体结构非常完整。

     十号选手杨晓彤老师展示的是八年级下册Module 9的拓展课。杨老师从两个简单的问题“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 day is it tomorrow?”巧妙的引出本堂课堂的话题友谊。随后,杨老师通过真人秀的故事的发展,循序渐进的让学生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朋友具有的良好品质以及友谊的真正意义。课堂将思考贯穿阅读始终,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板书形成巧妙,学生参与度极高。

       赛后,评委老师对选手们的现场课也进行了专业细致的点评,针对参赛教师的教学问题提出了宝贵的修改建议。

      卓俊斌老师首先对九号上午的三位选手表现进行点评。对于八号胡老师的课堂,卓老师首先指出其课堂是一节完整的读写课,故事情节与框架都很清晰,授课老师能从切身出发进行导入引出主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对标题进行提问预测,使学生的参与度、期待度都提高了很多。卓老师也对读写课程提出了一些建议。

1. 在互动过程中,尤其是在最后学生评价过程中,其他学生的参与度需要关注,形成多层次互动。

2. 语言课程不仅要为学生搭建支架,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读写中体验、实践、感受语言之美。因此要在课堂环节中增加具体文字描写的语言引导,让学生能够感受、模仿再运用到写作中去。

       对于九号选手冯老师的课堂,卓老师首先肯定了冯老师整个课堂十分流畅自然,问题的引入与抛出循序渐进。随后,卓老师提出了几个需要思考的方面:

1. 听力活动中选择题的优缺点;

2. 老师是否要自己写一篇文章让学生去进行阅读;

3. 评价时老师的提问以及提问的背后意义。

      卓老师提出,选择题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找到答案,但是否就意味着学生没有办法用自己的语言对文本进行内化表达;与此同时,学生应从更地道的语篇中把握语言;除此之外,学生要理解文章框架,比如邮件的第一部分是comfort somebody, 老师应该进一步提问为什么第一步要安慰别人,这体现了语言的温度;以及在学生作文评价中,老师要求学生找到“美丽的句子”,那么对“美丽”的标准又是什么?

       对于十号选手杨老师的课堂,卓老师杨老师的个人素质、课堂的完整性、创新性进行了肯定。随后对其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讨论:

1. 在导入环节中,是否默认学生有背景知识,尤其是哈利波特的例子;

2. 在对品质的描写中,用动词是否足够,是否应该用形容词加以描述。例如 trust变成trustworthy;

3. 在文章内容归纳时,小组成员是否有必要一起站立起来回答问题,以及学生是否能够自己思考归纳出来文章内容。

4. 如何判断或者评价学生故事的好坏,应该寻找故事最重要的灵魂是什么。

       最后卓老师又对比赛的十位选手的表现进行了总结点评。

       首先,卓老师充分肯定了参赛老师们的能力与水平:

1. 综合素质较高,课堂管理得当;

2. 系统规划教学单元,整体设计意识较强;

3. 强调情景导入,注重应用实践;

4. 活动设计层次分明,层层展开;

5. 联系学生实际,解决现实问题。 

       随后,卓老师又展示了几个片段,和现场点老师们进行讨论,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语言体验不足,实践不够充分,最后提出了应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可以通过问题情境化-情景任务化-任务活动化-活动序列化来实现。

在评委老师细致的点评后,陈敏老师公布了此次比赛的第一、二、三等奖并对所有参会的老师、评委以及承办单位表示了感谢。分别由黄燕评委、蒋国军评委和卓俊斌评委为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进行了颁奖。

三等奖获得者:郑利群、古海璐、何娟、 王佳玉、谭静洁、刘承燕、李紫晴、叶秀如以及刘敏老师。

二等奖获得者:张碧云、刘阳、冯珍、翁海燕、周艳以及陈琴老师。

一等奖获得者:范烟茵、蔡悦、胡月以及杨晓彤老师。

      本次活动历时近一天半,吸引了三亚市许多优秀英语教师前来观摩和学习。评比期间,选手老师们倾心讲授,学生们积极配合,评委老师们精心点评,台下教师们认真聆听记录。获奖教师们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都表现出色,为其他教师树立了榜样。此次比赛不仅展示了教师们的教学风采,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通过此次活动,相信学生们定能学有所获,老师们亦能教有所得、听有所感、评有所悟。

      最后衷心感谢三亚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三亚学校工作人员对本次评比活动的支持和帮助,相信通过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老师们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也能进一步加深并不断完善和优化自己的课堂。祝愿三亚市的英语教育事业能更上一层楼

编辑:王抒、王彤

校对:刘春艳

摄影:刘春艳、王彤、胡纯、王抒

阅读 56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