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5月12日,汶川发生了大地震,令全中国为之一颤。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定于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1-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
2024年5月12日是全国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我校举办应急避险疏散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来临时我校各项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
上午9:45分,随着警报声响起,赣州三中两校区防震疏散演练正式开始。各班级教师立即带领学生迅速抱头、弯腰有序、快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抵达操场后,各班班主任立刻清点人数,并向负责人汇报情况。
演练结束后,罗招荣书记和刘博科副校长分别在两校区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师生在本次防震演练中做到稳中有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时,指出演练中不足的地方,希望老师和同学们能够反思不足,在一次次常态化演练中,加强安全意识,提升防震应急能力。
灾害无小事,预防要及时,让我们一同携手,共同关注防震减灾,树立风险意识,掌握逃生技巧,构筑起一道抵御灾害的坚实防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加强日常安全教育工作,细化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为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构建平安校园提供强力保障!
防震知识
1.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2.在室内:迅速关闭电源、燃气,选择空间小的地方躲避,如卫生间、厨房、储藏室。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件,用被子、枕头、坐垫等保护头部。
3.在室外:徒步选择空旷地带避难,远离电线杆、高大建筑物、大型广告牌。
4.在野外:远离山崖、陡坡和高压线。
5.被困在废墟中:应保持冷静,保存体力。保呼吸通畅,清除口鼻附近的灰土。适时发出求救信号,如呼叫、敲击物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