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县城关第二小学2022县级立项课题TKTX-22051《小学语文构建学习任务群中思维导图应用研究》研讨活动

创建于2024-05-11
阅读 45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4年4月17日,2022县级课题《小学语文构建学习任务群中思维导图应用研究》开展课题研讨活动,主持人章珍贵老师和课题组所有成员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

研讨课

       陈莉莉老师执教的是绘本故事——《安的种子》。教学目标是通过老师的讲述,了解绘本的主要内容,在讨论交流中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按照事物的规律,要有耐心,要学会等待。

       这是一个关于“等待”的故事。故事所展示的是一种“等待的智慧”,这种智慧来自于对大自然法则的认识、尊重和顺应。陈老师用思维导图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绘本的梗概内容,训练阅读绘本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图,发现图画中隐藏的“秘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吴美莲老师执教的也是二年级下册寓言二则《亡羊补牢》。

教学目标:

1.认识“寓、则”等10个生字,会写“亡、牢”等6个字,会写“亡羊补牢、劝告”等5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

3.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这篇课文时,吴老师结合思维导图,采用读中感悟,体会寓意的教学思路,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本篇课文的兴趣,而且深刻地明白了文中的道理。

    1.看图猜故事导入。

     2.初读课文,感知大意。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读中感悟,体会寓意。抓住养羊人两次丢羊的原因和表现不同进行教学,朗读,感悟。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悟出道理。并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感受,使学生真正受益。

作品展示

讲座

      林小红老师开设讲座——《用思维导图培养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林老师在该讲座中跟我们分享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①帮助学生选材。在小学生学习阶段,因为刚开始接触习作,最大的问题就是无话可写,找不到写作素材。思维导图的应用便可以解决这种问题,通过发散和梳理学生的思维,能让他们找到新颖的观点,不用怕无话可写或是千篇一律,也不用怕文章枯燥乏味。

     ②帮助学生谋篇布局。思维导图在这个环节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思维导图能够把学生需要的“习作结构”画出来,通过“点状分解”的方式,帮助学生构思,进而形象具体感人地将内容写下来。

        最后,林老师总结了思维导图应用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意义1.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高;3.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思维导图有利于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推进习作教学模式的转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活动交流

      活动最后,由课题主持人章珍贵老师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评课议课。两位执教老师分别介绍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想,听课老师围绕本次主题展开评议,并强调指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文章思路,强化学生生字学习,合理开展教学评价,完善活动内容。教师还应合理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使用技巧,使学生能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进而强化学生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理解能力,以此来实现学生语文素养和水平的全面提升,为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阅读 45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