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来历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全国防灾减灾日图标及含义
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伞状弧形蕴含防灾减灾 “以人为本” 的理念和呵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标。彩虹寓意着美好、和谐的生活。双人执伞代表全民携手、共同参与防灾减灾。 “5·12”代表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灾害应对手册》
1、地震篇
2、火灾篇
3、雷电篇
4、洪水篇
5、暴雨篇
卫生应急救护➕海姆立克急救法
气道异物梗阻作为生活中的常见意外事件,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组,主要以儿童和老年人多见,如果吞咽了异物,塞在喉咙里不上不下,不管是大人或小孩,时间如果超过2—3分钟,就很可能会窒息而死。而如果能及时准确地处理气道异物梗阻,就有可能挽回一条宝贵的生命。
据统计,每年我国因为吞咽异物引起窒息死亡的儿童,大约有3000名。其实在生活中,无论是婴幼儿还是成年人,都有可能面临异物卡喉窒息的危险。
面对有人发生异物卡喉的情况,你会怎么做?直接用手轻拍他的后背,想着能把异物拍出来?再或者用手去抠,看能不能抠出来?结果反而把异物越弄越深入.......实际上,这些方法用处都不大,也都是严重的误区。
什么是气道异物梗阻
气道异物梗阻是一种急症,如不及时治疗,数分钟内即可导致窒息甚至死亡,而气道异物梗阻可以发生在任何人的身上。据调查,因异物梗塞而死亡的病例,约60%是发生于1岁以下的婴儿。
气道异物发生原因:
1.在进餐时,大笑、说话,或受惊吓。
2.大量饮酒时,咽喉部肌肉松弛导致吞咽失灵。
3.婴幼儿咳嗽反射机能迟钝,口含异物。
气道梗阻的症状
1.特殊表情:病人表情痛苦,手捏住喉咙以示求救。
2.面色苍白,发绀,恐惧,乱抓喉部或胸部。
3.呼吸时要用很大的肌肉力量;鼻孔外张,颈部和脸部的肌肉绷紧。
分类
1.部分呼吸道异物阻塞:病人能有效咳嗽,或呼吸时可闻及喘鸣音。
2.完全性呼吸道异物阻塞:病人无法发音,脸色发绀,意识不清,无效咳嗽或无咳嗽。
海姆立克急救手法
海姆立克法如何操作
“剪刀、石头、布”的方法
剪刀:两个手指并拢,位置在肚脐上方两横指以上。
石头:拳头 一手握拳,拇指侧的拳眼放在按压点上。
布:另一只手抱拳,双手急速冲击性的,向内上方压迫其腹部。
也就是首先从患者腋下环抱他的腰部,伸出两根指头,找到肚脐眼上方两指的位置,然后把空心拳的拳眼对准这个部位,另一手的手掌包住这个空心拳,突然向上、向后用力冲击,直至异物排出。可以通过这个口诀,记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手法和作用位置。
烫 伤
烧烫伤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由火焰、沸水、热油、电流、热蒸气、辐射、化学物质(强酸强碱)等引起。
烧烫伤造成组织局部损伤,轻者损伤皮肤,出现肿胀、水疱、疼痛;重者皮肤烧焦,甚至血管、神经、肌腱等同时受损。呼吸道也可被烧伤。烧伤引起的剧痛和皮肤渗出等因素可导致休克,晚期出现感染、脓毒症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烧烫伤的应急救护
●立即用冷水(15—25℃)持续冲洗(或浸泡)伤处降温,直至疼痛缓解;避免用冰块直接冷敷,特别是烧伤面积较大时(20%以上)。如有必要,同时紧急呼救,启动急救系统。
●迅速脱下或剪开伤处的衣物,切不可强行剥除,取下伤处的饰物。
●Ⅰ度烧烫伤可涂外用烧烫伤药膏,一般3—7日治愈。
●Ⅱ度烧烫伤,不要刺破表皮水疱,不要在创面上涂任何药膏,应用清洁敷料(如纱布、毛巾等)覆盖伤部(尽量不使用易掉毛的布料),以保护创面,防止感染,并立即送医。
●严重口渴者,可口服少量淡盐水或淡盐茶水。如有条件可饮用烧伤饮料。
● 伴有外伤大出血者应予以止血;骨折者应做临时固定。
● 大面积烧伤伤员或严重烧伤者,应尽快转送医院治疗。
谨记烧烫伤急救的五步法则:
冲 — 脱 — 泡 — 盖 — 送
PS:烫伤后还需谨记“五不要”!!!
1.不要冰敷
2.不要抹盐水、牙膏、香油、酱油等
3.不要立刻涂抹药膏,等患处妥善处理好后,再遵医嘱涂抹药物。
4.不要过度磨擦和过度活动
5.不要碰烟、酒及刺激性食物
我们呼吁
急救并不单单是医生的事,很多事故现场医生并不能及时的赶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宝贵的生命属于你自己,也属于你的家人,请大家关爱生命,关注心肺复苏。
也许您一次不经意的关注和学习抓住4分钟的黄金救治时间,您拯救的是一条生命和一个家庭。关爱生命,救在身边!
应对灾害不慌张
防灾减灾重日常
请收藏并转发给家人和朋友
学习应急知识
保护生命安全
共同筑牢安全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