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促成长,学习研讨共提升——鄢陵县实验学校小学部赴禹州第三实验学校学习交流活动纪实

梓默
创建于2024-05-11
阅读 233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立夏时节,小荷初绽,万物向荣,正是学习生长的好时节。5月9日下午,鄢陵县实验学校小学部赵林静主任带领小学部一众教师奔赴禹州市第三实验学校交流学习。

5月9日晚,到达禹州后,赵林静主任、苏阳琼主任带领小学部参与同课异构交流活动的老师斟酌细节,用心准备。

5月10日早上,我们来到了禹州市第三实验学校,阳光明媚,一切刚好!

令人期待的同课异构活动开始啦!

语文同课异构课为《肥皂泡》。禹州市第三实验学校赵兰兰老师的课重点突出,内容丰富。赵老师在引导学生说吹泡泡的过程时精准提炼关键动词,并提示顺序词,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为学生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在理解本课难懂词环节,赵老师充分运用小组机制,让学生共研共学,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理解了难懂的句子,既契合了第六单元语文要素,又让学生感受到了肥皂泡的美丽。

00:11
00:08
00:11

鄢陵县实验学校陈小宁老师的语文课《肥皂泡》亦有别样的魅力,陈老师引领学生“说、玩、赏、想”,让学生上台演示,有分工;让学生快乐玩耍,有要求;让学生欣赏感受,有品鉴;让学生发挥想象,有思想。学中有玩,玩中有学,童年的快乐,大致如此吧!

数学同课异构的交流课为《长方形 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禹州市第三实验学校王楠丁老师的课充满了激情与活力。王老师让学生用一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去计算大长方形的面积时采取了梯度教学,让学生从“用小正方形铺满长方形”到“只铺长和宽”再到“只铺一个正方形”,最后“不铺,用长尺测量”,化繁为简,让学生从一次次动手实践中去接近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本质。王老师的课堂练习和作业设计方面也非常贴近生活实际,体现了数学应该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科。

00:26
00:34

鄢陵县实验学校的常晓露老师的数学课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常老师的课以“一封来自数学王国的求救信”引入课题,带领同学们进入了数学王国去探险,拯救了在数学王国中走失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常老师引领学生从“点、线、面”入手感受图形是有面积的,进而展示小正方形拼成的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学生去认识图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之间的关系,进而推测规则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数量之间的关系。常老师引领学生小组群学验证假设,独学、对学掌握运用。整个教学过程既有数学王国探险过程中抽丝剥茧、拨开迷雾、寻找真相的数学乐趣,又暗含了常老师严谨的数学思维逻辑。常老师让数学的准确性与趣味性有效地融合到了一起。

英语同课异构的交流课为《Let's draw  a panda》。禹州市第三实验学校苏奕杏老师的英语课别开生面,课堂中,苏老师用功夫熊猫导入课堂,活动过程大组套小组,有效分层,不落下一个学生,让学生“听、读、填、演”并创编对话,充分锻炼了孩子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苏老师的课堂还引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既展现了英语交流的精彩,又融合了中国国画知识的元素,体现了跨文化交流。

鄢陵县实验学校的张丽丽老师,以神秘的礼物开场,鼓动学生积极参与英语课堂。张老师引领学生稳步推进,扎实单词基础,巧妙设计苹果掉落游戏,巩固所学单词;引领学生大胆挑战创编歌谣,寓教于乐;小组合作时,组长带领,对子帮扶;作业设计时,巧妙勾连母亲节,让学生运用句型,用所学知识传递爱与温暖。

紧张而又充实的听课活动结束后,赵林静主任带领老师们讨论交流,析不足,谈收获。

评课活动开始啦!参与同课异构的6位老师分别阐述了个人的课堂设计理念和自我评价与反思。

禹州市第三实验学校的教师代表和鄢陵县实验学校的教师代表分别对以上6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真诚的点评,点评中既有满满的收获,又有中肯的建议。

金太阳教育学集团张专家对6位老师分别给予了有针对性的点评,并给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张专家告诉我们,在教学中一要研读透学科核心素养;二要把评价嵌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三要锤炼语言,精准提问,不打断、不接替学生发言;四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五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要有难度、有深度,学习时间不少于3分钟;六学科素养要落实到位;七小组合作学习要加强,分工要明确。最后张专家明确了优质课的评价标准要看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学生的创新思维度、学生的幸福感,让我们对如何做一个优质的老师,再次有了明确的奋斗方向!

禹州市第三实验学校郑校长总结,本次同课异构交流活动让我们看见了闪光点,也看到了不足。我们要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学无止境,水无止时,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修行,且走且行,远处总有更美的风景,这也许就是我们要不断学习的原因所在。老师们精心设计的每一堂课都有各自的精彩,但课堂也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我们在同课异构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总能震撼于其他老师课堂的独具匠心,对自己课堂的不完美略感遗憾,但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流,总能让我们更从容地面对未来的每一堂课,让课堂有智慧地生成,让学习真实地发生。立夏已来,夏至未至,鄢陵县实验学校小学部的老师们小荷初露,正待绽放!

撰稿:胥艳芬

一审一校:牛亚军  赵林静

二审二校:刘晓东

三审三校:宋书趁

阅读 233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