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设立“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全国防灾减灾日图标的含义
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伞状弧形蕴含防灾减灾“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呵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标。彩虹寓意着美好、和谐的生活。双人执伞代表全民携手、共同参与防灾减灾。“5·12”代表每年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我们不仅要纪念因灾逝者,警醒生者,更要从中汲取力量,构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然而,现实往往不容懈怠,事故依然会在不经意间发生在我们身边。
5月1日2时10分左右,梅大高速大埔往福建方向K11+900m(茶阳路段出口方向2公里左右)附近发生高速公路路面坍塌事故。
在 512 这个特殊的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我校特别开设的一系列专题教育课程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存救护课程,为同学们打开了生命安全的知识大门。课堂上,专业老师细致讲解着各种急救技巧,同学们认真学习止血、包扎的方法,反复练习心肺复苏的操作,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生命的敬畏。在这里,他们懂得了如何在危急时刻成为自己和他人的守护天使。
地震体验课程,学生们会学习如何在地震来临时迅速寻找安全的躲避角落,怎样采取正确的避险姿势来最大程度保护自己,以及在地震过后如何有序地进行疏散和自救。课程还会安排各种模拟演练,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应对技能和反应能力。通过学校的地震体验课程,学生们不仅获得了丰富的地震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沉着冷静和应对能力。
野外行军课程,将同学们带到了广阔的自然天地。课程中,老师会传授给学生们野外定向的技巧,让他们学会如何凭借自然特征和简单工具辨别方向,不至于在野外迷失。讲解如何搭建简易的庇护所,利用自然材料给自己营造一个临时而安全的栖息之所。通过野外行军课程,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大家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共同面对野外的各种状况。
512,是防灾减灾的警示钟,而我校的这些课程,则是守护生命的坚实堡垒。通过这些专题教育课程,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将带着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勇敢地面对未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可能的灾害。让我们一起为生命护航,让防灾减灾的理念在校园中永远传承!
审核:苗树婷
图文:汤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