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名师讲堂,解读课程标准

王晓晓
创建于2024-05-10
阅读 93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4年5月11日下午,元村镇古寺郎片区的数学老师们一起学习了吴正宪老师关于《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


新课标与我们之前沿用的课标有所不同,在很多地方都做了改进。例如,更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强调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有进步,新课程理念的核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吴正宪老师以“学习‘新课标’,理解‘一致性’”为主题,为老师们解读新课标的变化,研读“一致性”的深刻内涵,从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引入,提出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伴随一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会想事、会做事。她提到培育核心素养的数学教育要注重真实情境的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注重在理解性学习的基础上整体知识结构的建立,注重学生能力的迁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改变育人方式,改进教育方法。

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伴随一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会想事、会做事,这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所在。

    整体把握核心知识,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一是将零散的、碎片的数学知识建立起整体化、系统化、逻辑化的知识结构

二是根据共同拥有的数学本质,找准“发力点”,确定关键能力,促进思维进阶发展,落实核心素养。

教学中要从两个方面做起

一是对数学学科内容进行结构化的整合,以结构化促进内容的整体把握;(要有着重点)

二是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以“主题”统领,实现深度覆盖,促进融会贯通。

七大主题:数与运算,数量关系,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位置与运动,数据分类,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老师们边听讲座还认真详细地做笔记,进行深度学习。

通过吴正宪老师专业的解读,老师们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思考。老师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课堂中,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结构,在单元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

教本多法,互鉴而促成长。

不同的数学知识承载着不同的数学之美,今后我们要“用数学的眼光发现数学美,用数学的思维探究数学美,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数学美”,才能把数学和生活中的美带给学生,带到课堂。我们要有“登高山务攻绝顶,赏大雪莫畏严寒”的决心和气魄,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课堂产生学生思想,让课堂展示教学个性,让课堂成为师生共享数学之美的乐园。

阅读 93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