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珊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而今重读圣人诗,无声叹息常追忆
——记徐建华老师《石壕吏》公开课

创建于2024-05-10 阅读718

     《石壕吏》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它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全诗通俗易懂又悲壮沉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徐老师的课堂,教学目标清晰严谨,教学环节层层递进,用短短四十分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悲痛又完整的故事,一位忧民又忧国的诗人。让人深入其中,同悲同叹!

      温故知新,课堂由《春望》导入,引出同学们对安史之乱背景的重温,从而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并通过朗读的方式将这种情感渲染。而后回归文本,串讲全文,引导学生概述叙事诗的主要内容,揭开老妇人“苦”的一生。

      最后上升到作者,杜甫他作为旁观者的背后隐藏的是苦心痛心,是虽一夜无言却彻夜难眠的悲哀。让同学们感受到杜甫之所以被称为诗圣,便是由于他那圣哲般的襟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骨干引领,语文生辉!课后以黄校长为首,各位语文老师都积极对本节课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所得必须联系当下,以这首诗为蓝本,引导学生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杜甫像是一粒种子,扎根在土壤中,开出了一朵永不凋零的爱国之花。而我们则有幸在徐老师的带领下,跨越千年的时光,驻足在诗人身旁,共诉家国之爱。为徐老师点赞!

阅读 71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