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日报社小记者发展中心承办·东昌府区香江小学·研学旅行】六年级3班·
[追寻圣人足迹 感悟国学魅力]

王伟静🌻
创建于05-10
阅读 131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齐鲁大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

        一山一水一圣人,共同凝聚了山东文化的生命和创造力。

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不仅孕育了儒家礼乐精髓,而且见证了中华文明的繁荣兴盛。

为了拓展学生视野、切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东昌府区香江小学于5月9日及10日走进曲阜,开启了为期两天的研学之旅。本次研学旅行由聊城日报社小记者发展中心承办。

东昌府区香江小学校长荣佑忠发表致辞

荣佑忠校长接过旗帜,并将其授予副校长刘继轩。

本次研学目的地是儒家文化发源地—曲阜,将带领同学们参观孔府、孔庙、孔林,及尼山圣境。

本次研学旅行以“追寻圣人足迹  感悟国学魅力”为主题,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实现“最美的课堂在路上”,让儒家文化及孔子事迹更加深入人心。

各班配备了专业的研学导师、教官,还有聊城市传染病医院的儿科医生相随。

第一章·第1节·孔庙

万仞宫墙(wàn rèn gōng qiáng )“万仞宫墙”原名仰圣门。                                    

一仞八尺,万仞用以称颂孔子学识渊博高深,一般人无法领悟其中的奥妙。

原文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释义

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仲尼更贤明。”子服景伯把这一番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拿围墙来作比喻,我家的围墙只有齐肩高,老师家的围墙却有几仞高,如果找不到门进去,你就看不见里面宗庙的富丽堂皇,和房屋的绚丽多彩。能够找到门进去的人并不多。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循着至圣先师的足迹,怀揣对《论语》的课堂解读,我们来到了孔庙。这里古柏参天,碑碣林立,建筑群古朴典雅、庄严肃穆。踏着脚下的青砖,在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中,以虔诚之心,前行……

 同学们都拿出研学手册,精美的设计、详细的研学知识包、有趣的问题设置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学们认真听讲。

金声玉振:中国古代音乐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

“金声玉振”牌坊上面的神兽叫“犼”,又名望天吼,古代中国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其有守望习惯,故置于望柱之上。华表柱顶之蹬龙(即朝天吼)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

“棂星门”是文庙中轴线上的牌楼式木质或石质建筑。“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后汉书》记载,汉高祖祭天祈年,命祀天田星。天田星是二十八宿之一“龙宿”的左角,因为角是天门,门形为窗棂,故而称门为棂星门。皇帝祭天时,要先祭棂星。

至圣庙的“至”没有上边那一横,同学们还记得这代表什么意义吗?

古代中国能雕龙画凤的地方,除了皇家之所,也就只剩下孔府孔庙了。

成化碑即明宪宗御制重修孔子庙碑,成化四年(1468年)立。

霸下,又名赑屃、龟趺、填下、龙龟等,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之九子第六子,样子似龟,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霸下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它总是奋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顽强地撑着,努力地向前走,并且总是不停步。

大明昭旨—朱元璋的圣旨碑。

勾心斗角,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杏坛,相传此处是孔子讲学之处。《庄子·渔父篇》载:“孔子游于缁帷(即黑惟,假托为地名)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宋代以前此处为大成殿,天圣二年(1024年)孔子45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时,在正殿旧址“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于是,“杏坛”,成为教育圣地的代名词。

古代建筑屋脊上神兽的顺序是龙、风、狮子、麒麟、天马、海马、狻猊(suan ni)、押鱼、獬(xie)豸(zhi)、斗牛、行什。都是传说中的神兽。龙是天子的象征,同时有着携水镇火的意思;凤凰是神鸟,麒麟是瑞兽都象征着吉祥;狮子是佛教中的护法王,象征着勇猛胃威严;天马、海马象征着皇家通天如海;斗牛、押鱼象征着风调雨顺,镇火防灾;狻猊象征着万兽之王;獬豸代表的皇家的正大光明,行什外表和猴子一样,作为压尾。

最前端的是——骑凤仙人

     传说骑凤仙人是姜子牙的小舅子,想利用姜子牙的关系向上爬。姜子牙看出了小舅子的心思,但是知道他的才华和能力有限,因此对他说:“你的官位已经达到最顶峰了,如果在向上爬就会掉下来”。古代的汉族建筑师傅们就是根据这个传说,才把骑凤仙人放在最前端,如果在向前走一步那么他就会掉下去摔个粉碎。

第一章·第2节·孔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就是研学的意义。

恩赐重光门

衍圣公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孔府厅堂有两张条凳,被称为“冷板凳”。据传明朝贪官严嵩将孙女嫁入孔府,严嵩事发,求助衍圣公。衍圣公避而不见。严嵩在此屋内条凳上枯坐四个时辰,未果。后世遂将此屋内二条凳称为“冷板凳”。

       进入衍圣公府内宅后,其屏门有幅寓意深刻的图画,俗称“戒贪图”。画中貌似麒麟的动物就是传说中的“犭贪”。

       麒麟为仁兽,能造福人类,民间就有麒麟送子之说。在古代,麒麟的出现是一种美好的象征,会给人们带来喜庆吉祥;而“犭贪”则是贪婪之兽,其生性饕餮,贪得无厌。

       壁画上贪四周的彩云中,全是被其占有的宝物,包括了“八仙过海”中的八位神仙赖以漂洋过海的宝贝,应有尽有。但它并不满足,仍目不转睛地对着太阳张开血盆大口,妄图将太阳吞入腹中,占为己有。可谓野心极大,欲壑难填,最后落了个葬身大海的可悲下场。

第一章·第3节·孔林

我们拜谒了【至圣林】,俗称孔林,是安葬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占地3800余亩,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延时最久、墓葬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被誉为“天下第一林”。

肃立孔子墓前,缅怀先哲,体会孔子与弟子们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

        过墓门之后便是甬道,古木参天,浓荫蔽日,石仪成群,直接通向孔子墓,人称“孔子墓甬道”。甬道两旁共有四对八件石仪,从南往北依次为望柱、文豹、甪端、翁仲。

      望柱,实为华表的延伸。华表,史有多种注解,一说是用于纪念的标识;一说为部落的图腾标志;一说古代名为“木铎”的乐器演变而成;另一说是古代观天测地的一种仪器之遗存;较为共识的为帝尧时代名“谤木”的立柱,为纳谏之用。总之,它经过历史的演变成为权力地位之标,是一种高贵的象征。

        文豹是传说中的神兽,神通广大,外形像豹子,腋下能喷火,温顺善良,笑容可掬,和蔼可亲。

       传说孔子读书时,文豹不仅两边作陪,而且捧书、研墨,为孔子服务。

      它们出自能工巧匠之手,既威猛又温柔,满面春风的站在甬道两边,令许多游人情不自禁地拥抱它、亲吻它。

      甪端(lù duān),一种形似麒麟的神兽,能日行一万,夜行八千,且能通晓四方语言,传说孔子就是驾驭此兽周游列国的。

      文武翁仲,文执笏,武按剑,左右侍立。原型是秦代骁将,镇守边关,威震敌胆,后世演化成文武二神专守陵墓,以保安宁。

第二章·序 晨读

曲阜圣城,尼山仰圣。同学们沐浴着初升的朝阳,在孔子像前大声诵读《论语》节选。

尼山是孔子诞生地,是历代儒生朝拜之圣地,据《史记》记载:孔子父母“祷于尼丘而得孔子”,尼山因此闻名。

第二章第1节·大学堂

到达尼山圣境后,同学们进入“大学堂”学习儒家文化。

大学堂依山而建,整体呈退台式形制,儒家思想智慧与现代建筑艺术结合,包含集贤厅、大学之道、七十二贤廊、仁厅、义厅、礼厅、智厅、信厅、礼乐堂等有序的、仪式化的文化空间。

大学堂是文化的学堂、艺术的殿堂,通过东阳木雕、山西泥塑、苏州刺绣、福州漆画、景德镇陶瓷画等中国传统艺术经典之作,表达不同的文化主题。

大学堂总建筑面积为6.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49米,位于尼山圣境的核心区—“宫像区”。“宫像区”的“宫”指“儒宫”即孔子大学堂,像指72米高的孔子像。大学堂布局七十二贤廊、诸子百家廊、礼乐堂等。

其中,“七十二贤廊”,是一座90多米长、16米宽、16米高的雕塑大厅。七十二贤廊既是进入主厅前的休息大厅又是一个故事大厅。通过用三十组雕塑展现孔子与七十二名弟子的生动故事。步入七十二贤廊的参观者如同与七十二贤人一起成为孔子的弟子,向老师求教。

00:34

同学们在学习先贤故事之后,还观看了“天下归仁”音乐灯光秀,体验了手书论语,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二章·第2节 尼山孔庙

当天,大家还参观了尼山孔庙,瞻仰了传说中孔子的出生地—夫子洞。

第三章·拜师礼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此次研学中,同学们身着汉服,举行了庄严隆重的拜师礼。

同学们通过参加神圣庄严的拜师礼,感受“师道”崇高的精神文化内涵,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终章·圆满

东昌府区香江小学曲阜研学活动内容丰富充实,让同学们重学古礼,感受儒家文化精髓,接受孔子智慧启迪。两天时间同学们满载而归,纷纷表示要胸怀大志,坚定信念,勤奋好学,书写更加灿烂的人生篇章!

美好的研学旅行圆满结束了。本次研学活动由聊城日报社小记者发展中心承办,各项预案准备充分,研学课程安排科学得当,班主任、研学老师、教官及司机师傅不辞辛苦,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为每位同学安全文明研学“保驾护航”,确保了整个行程的安全有序。

研学过程中,同学们玩学结合,积极参与,认真记录,文明礼貌,纪律严明,表现出东昌府区香江小学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受到一致好评。

通过这次研学旅行,进一步拓宽了学生视野,促进了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增强了同学们的探究意识、团队意识、合作意识,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阅读 131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