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赏数学之美  同研复习之妙

刘贝贝
创建于05-10
阅读 48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五月,静美的时光里,携一抹浅夏芳香,凝一份教育真情。从教研中出发,一路跋涉,寻找思想碰撞的诗意和远方;在课堂中探索,一路芬芳,收获教学的精彩和成长。

      为进一步推动“基于‘数学美’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的深入研究,2024年5月9日,省级课题“基于‘数学美’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课例研讨活动在许昌市毓秀路小学如期举行。

      本次活动由许昌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许昌市吴正宪名师工作室、张红娜名师工作室主办,许昌市毓秀路小学承办,北京小盒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魏都区王晓蕾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王晓蕾老师应邀参加本次活动,这对于工作室来讲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充分说明工作室成员在“数学美”教学研究领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王晓蕾老师执教的课题是《图形的位置》,本节课通过三个核心问题的引领,使课堂教学逐渐走向厚重。本节课打破了常规复习课的模式,引导学生从抓住学科本质属性进行知识的重构,以“如何确定点A的位置”这个核心问题为引领,通过“如何确定点A在直线、平面、空间的位置”三个问题串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从一维到二维、三维空间的梳理沟通,突出数学学科的本质,使得学生对确定位置的认知更具有结构化,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堂上,学生通过思考、对比、交流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感受到这些直线上点的列数与行数之间存在着简单或复杂的数量关系,具有某种数量关系的点聚集在一起就是这样的一条条直线,建立数对与直线的联系,数和形真正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形结合的魅力,初步感受学习数对的几何意义。这一环节巧妙地通过数对将四年级学过的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六年级学习的正比例关系与初中的一次函数勾连起来,对所学知识加以提升,并为中学函数的学习做了铺垫,实现了中小学的有效衔接。最后从学生熟悉的反比例图象,拓展到抛物线、椭圆、双曲线、余弦曲线及心形曲线等,让学生感受到具备共同特性的点的集合可以是直线,可以是曲线,甚至是其它的图形,进一步感受数与形的结合之美,渗透函数思想。

       本节课通过王老师的问题引领、结构梳理、数形结合和对比深化等多种方式,孩子们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充分体验和欣赏了数学美。

      下午,张红娜老师对王老师进行了访谈,当谈到作课思路时,王老师表示,张奠宙先生的一篇文章给了自己启发:“用有序的数对描述平面物体的位置,其教学目标主要不在于用‘数对’找位置,而是要为日后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提供直观的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根本作用就是表示函数图象,体现数形结合,包括直线和曲线。”正是长期阅读教育专著的积累,才让王老师在设计课时有“源头活水”。

     直播间老师们的评论也给予了王老师这节课高度的赞扬,一句句“求课件”更是对王老师这节课的莫大肯定。

      阳光正好,征途漫漫;凝心聚力,扬帆起航。这次专题研讨活动干货满满,为老师们复习课的教学构建了模型,也带给每一位数学老师深深的思考:立足于新课程标准下,复习课要怎样用心设计,巧妙梳理,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思考必然带来行动的改变。相信在研讨活动的引领下,老师们必能全力以“复”,逐光前行,秉承新课标的新理念,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更加深入地钻研数学之美。

阅读 48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