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领共研讨,思维碰撞明方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而睿智。交流是知识保持鲜活的法宝,交流是学术不断创新的阶梯,我们在经验交流中取长补短,向内而生。
为不断提升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扎实有效得开展教学活动,2024年5月8日上午,教研员吴元贤老师莅临我校进行公开课展示。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整个活动分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公开课借班教学展示,第二部分课后评课及研讨,第三部分校长总结。
第一部分: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植树问题》课堂
执教老师:吴元贤教研员
导入环节,吴教研员从复习线段有两个端点,到把线段平均分成2段,有3个端点,把线段平均分成3段,有4个端点……对比点数和段数你发现了什么?巧妙的提问,慢慢引导学生思考,让孩子们得出“点比段数多一”这个结论。更好地承接了后续植树问题的教学,做好了基础知识的架构。
课堂中,吴教研员以学生为本,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课堂,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吴老师鼓励孩子们就“树要种在段上还是点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个小小的环节,在不经意间也发展了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以及辩证的思维。
那第一个点上到底种不种树呢?孩子们激烈的回答告诉我们,他们的头脑正进行着积极的思考。
课堂环节紧凑,让孩子们在一个大的“植树问题”的模型上,分出了三种情况:两端种、一端种一端不种、两端都不种的情况,培养了孩子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孩子们学习单上满满的思考成果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吴教研员打破常规,跳出教学思维框架,用“基本法”的思想,化繁为简进行教学,让孩子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点,不是死记公式和口诀,让课堂“活”了起来。
老师们的听课记录
第二部分,评课讨论环节
吴老师组织所有的老师们进行了评课研讨活动。每一节课通过自评、他评的形式,从教学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等方面进行了评课。
符杰茹老师大胆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让吴教研员对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自评。
龙教研指出,在铺垫环节部分的“20米,每五米分一段,可以分几段?”是否可以在后面加上:有几个点?效果会更好呢?这个切入点从学生接受角度来说更利于孩子们接受,从而使其可以更好利用“点数比段数加一”这个结论来进行植树问题的思考。
蔡校指出:“在问可以种几棵树的时候,是否可以直接告诉孩子们第一个点需要种树,会不会更好呢?”直接能得出五个点就对应出五棵树,孩子能更快得到正确结果。
讨论精彩瞬间
激烈的讨论在空气中都摩擦出思维的火花。众多老师都大胆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表达了自己的教学见解。吴教研员都一一耐心地进行了讲解。
这次公开课展示落下了帷幕,通过这次全校教师听评课活动,老师们通观看上课、评课、反思,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摸索学习,尝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进一步强化了本校良好的教研氛围。
第三环节,校长总结发言
蔡校总结:对老师们的表现感到非常的自豪和欣慰,老师们能自己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就已经进行了积极主动的思考。
最后提出对老师的要求和期望:只要不断地反思进步,踏踏实实地做好教研工作,我校的数学教育将会越来越好!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思维的碰撞,
每一次碰撞都有一份新的收获,
互相学习、互相交流,
不断探索、不断反思,
这是我们教人一直在做的事,
漫步在专业的道路上我们还在继续......
文昌市清澜中心小学
2024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