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区5月份开展情况--鱼邱湖街道中心幼儿园中三班

Rainbow
创建于05-09
阅读 49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班级益智区的现状

(一)材料投放

1.垃圾分类教具:“今天你分类了吗?”

这套教具设计得十分有趣且实用,通过模拟真实生活中的垃圾分类场景,激发孩子们对环保的兴趣。教具中包含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标识的垃圾桶,以及一系列相应类别的垃圾卡片。

2.各种形状的木质几何图形积木

这些积木颜色鲜艳、形状各异,包括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菱形等,不仅适合孩子们进行形状认知,还能促进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各种图形的平面几何图形

平面几何图形卡片提供了更为抽象的图形认知体验。孩子们可以通过比对、分类、拼图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

(二)幼儿活动情况

1.垃圾分类活动

孩子们对垃圾分类教具非常感兴趣。他们热衷于将不同的垃圾卡片放入对应的垃圾桶中,还会互相检查分类是否正确。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学会了垃圾分类的知识,还培养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时,孩子们还会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比如“家庭聚餐后”或“外出野餐归来”,他们会把“吃剩的食物”、“用过的纸巾”等模型进行分类处理,这种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2.几何图形积木游戏

在玩木质几何图形积木时,孩子们热衷于搭建各种造型。他们有的会按照提示卡进行分类摆放,有的会尝试用不同形状的积木组合成特定的图案或物体。这种自由搭建的游戏方式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手部精细动作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平面几何图形认知

孩子们在平面几何图形卡片区会进行各种认知游戏。他们会把相同形状的卡片放在一起进行分类,还会尝试用不同形状的卡片组合出新的图案。这种活动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几何图形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我也会引导孩子们进行一些简单的图形变换游戏,比如“把正方形变成两个三角形”或“用两个长方形组成一个正方形”。这些游戏让孩子们在变换中感受到图形的魅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观摩反思

我看到中班的老师在区域中投放的大部分材料都来自于我们的主题。从幼儿的集体教学活动的经验出发,设计了许多跟主题相关的玩教具。


我的反思:区域中应该具有主题材料,幼儿发展离不开教材,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拥有了科学领域的经验与知识,在益智区中及时的投入相应的可操作性的材料供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理解和实践。这是集体教学活动的一种延伸。对幼儿来说,及时的投放主题相关的益智区玩教具,因为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有了与其相关的经验,孩子们的兴趣会高一些,也让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进一步巩固的知识。所以益智区除了投放幼儿感兴趣的材料外,还应该有带着的主题材料。


下一步计划:我将会丰富班级中益智区。跟主题相关的材料,在集体教学活动后观察活动目标的达成度。投入材料时关注所有幼儿的发展水平,思考没有达到的幼儿可以投入什么样的玩具,再去投放相应材料,观察幼儿玩的情况,引导他在游戏中进一步达成目标。

培训反思

培训反思:本月通过科学领域培训,我收获了,也知道了很多:

猜测要基于孩子的已有经验,不能什么都让孩子去猜一猜。要在合适的时机提出猜测,通过猜测与实验验证迁移完善已有经验,让幼儿获得新的经验。

教师与孩子的话就是教学,教学可以在市场活动中,可以在不经意的一个瞬间。要在在日常生活中看见那一瞬间,抓住那一瞬间。

科学游戏不是科学探究,游戏就是游戏,不需要记录,只需要看他发生的现象就可以了,不用非要孩子来跟着自己的步伐,他们自己也可以发现有趣的现象,即使不是教师想要的。幼儿园里的科学活动包括:预订性的集体教学活动,偶发性的生成课程,选择性的区域活动,渗透的科学活动等。

科学领域指向经验包括:量的比较、基数理念、测量、数的运算。

材料投放:

根据科学领域的发展观切点将材料有目的的投放,

1.图形变变变(形状与空间关系)

由于幼儿非常喜欢玩儿图形变变变,于是将已有的图形变变变继续保留,并将经验提示卡片分为三个阶段,供不同经验水平的幼儿挑战,第一阶段,有明显图形分界线的提示卡。

第二阶段,有轮廓无分界线的提示卡。

第三阶段,幼儿自行在桌子上拼摆的图,沿着边划线记录下的提示卡。

2.数字九宫格(数概念)

第一阶段:草莓实物点数对应九宫格拼摆。

第二阶段:九宫格内十以内数不同排列方式的点进行一一对应的九宫格排序。

第三阶段:两人竞赛,快速点数。一方拼完结束对比一下谁粘贴的正确的多。

抽奖大PK(盲盒 写好数字的乒乓球)

第一阶段:两方各抽一球,比较数字大小

第二阶段:两方各抽一球,结合球上的数字与背后的+1 -1,+1是比球上的数字多一,-1是比球上的数字少一。判断自己的数大还是对方的数大。

第三阶段:结合垃圾分类游戏谁赢了谁往垃圾桶里放相应的垃圾,最后看谁垃圾桶里放正确的垃圾多。

3.多米诺骨牌(数量充足的木质多米诺骨牌)

拼摆不同形状的多米诺骨牌

4.影子系列教具(科学探究)

①手影示例图(正面影子,背面手)

简单易操作,通过手指动作的变换探索影子的变化。

②纸杯投影(纸杯 画有不同动物的塑料片 手电筒)

探索为什么会出现影子。

③影子探秘纸箱(纸箱,画有颜色标尺的底板,火箭,手电筒)

探索光的方向与距离对影子造成的影响。

4.空气帮我走迷宫(迷宫,吸管,小球)

探索空气的存在与流动

观察记录:

幼儿的前期经验:在幼儿园或家里有注意到影子,知道影子是黑黑的。

缘起:

这个月我们集体教学活动进入了主题四,孩子们在晨间活动听绘本时就对影子特别感兴趣,这天早上董之可小朋友站到柿子树旁说:“”。来到教室里,把这个发现分享给了全班的小朋友。

我看小朋友们都很感兴趣,于是在放学的时候下发了影子调查表,让小朋友们自己去探究在哪里发现了影子?影子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出现影子?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发现了自己,小朋友还有梯子的影子。

小朋友们能找到影子,知道影子是谁的。但是为什么有影子?大部分小朋友都不知道。

教师支持:

为了探究为什么会出现影子?

我在益智区投入了一个纸杯投影教具,希望小朋友们能在自己的探究中找到答案。


第一次观察

00:58

区域活动时间,砚浩和星硕来到益智区,他们选择了纸杯投影,根据区域提示,他们把塑料片尝试装到纸杯上,打开手电筒探索了起来,不一会砚浩说:“近!唉!小鱼!”

对我说:“好像是近。”

他转身更换塑料片,这时,星硕说:“我也弄出来了!我需要手电筒。”

他从铭泽手里拿了手电筒,走到离墙面更近的位置,打开手电筒照射。

星硕:“我也弄出来了。”

砚浩:“你离近一点就能照出来。”

星硕听完就把手电筒拿的离墙更近了,透过光线进行照射。

这时砚浩又看了一下说:“你拿反了!”

星硕调整了一下果然照的影子更清晰了。

表征:区域时间结束后,我们表征的时候,砚浩跟小朋友们分享了自己玩纸杯投影的发现。她说 把塑料片放到杯子底部。再用手电筒对着墙面照就能照出来影子。

我问:“为什么会出来影子?”

砚浩:“因为用手电筒照出来光亮了。”

我:“所以有手电筒照出来光了才会有影子,影子是光照到什么上形成的?为什么会出现小动物?为什么塑料片没有照出来圆影子?”

砚浩:“因为塑料片是透明的,挡不住。”

我:“没有照手电筒之前有出现小动物影子吗?”

砚浩:“手电筒近了照才有影子。”

我:“所以我们知道了,影子的出现必须得有光,而光被物体挡住才会在墙面出现影子,就像手电筒的光照到塑料片上被黑色的小动物头像挡住一样,照到透明的透光的东西就不会出现影子了。”

影子的形成需要:光(手电筒)小动物(不透光的物体)投影面(墙)

结合指引分析:

发展观切点:科学能力

台阶一

能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能用动作探索物体;能用语言描述发现。

行为示例:砚浩和星硕能自己动手操作手电筒,尝试不同的距离观察到影子,还能用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影子。

影子除了在手电筒的照射下出现还会在哪出现呢?接下来小朋友们将自己的发现让爸爸妈妈发给了老师,第二天来到幼儿园给小朋友们进行分享。

鸿毅小朋友分享了早上上学时自己的影子,润汐分享了中午在小区楼下时自己的影子。

在鸿毅和润汐分享完,我问小朋友们:“鸿毅润汐的影子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

小朋友们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有的说是因为他们站的地方不一样。有的说是因为他们拍的不一样,还有的说是因为时间不一样。

教师支持:

于是我在区域中投放了光影游戏箱,让幼儿在益智区可以自己动手操作,对影子进行进一步探索。

第二次观察

02:17

进入区域之后,小朋友对这个箱子很感兴趣,张德霖拿来一个六边形积木和三角形积木,组合到一起,用手电筒照射。

铭泽见了又拿来了个梯形积木。六边形积木放梯形积木放在中间,三角形放上边。

德霖打开手电筒,铭泽:“完成啦!好像是条大鱼!是大鱼!”

我:“还真是好大的一条鱼。”

大坤:“再放一个积木还能变!”

铭泽:“我觉得还有点像两片汉堡片。”

德霖:“这汉堡这么大呀!”

我:“怎么让他变成小鱼?”

大坤拿走积木,德霖调整手电筒角度,小鱼变小了。

我:“怎么移动位置让大鱼变小?”

德霖把积木整体往前移动。

再次打开手电筒照射。

德霖:“变小了!小鱼!”

表征:表征环节我请德霖来分享自己观察光影箱的新发现。

德霖:“我用积木照出来了小鱼。”

我:“表达的有些不完整,是我用什么照积木照出来的什么像小鱼?”

德霖:“我用手电筒照积木照出来像小鱼的影子。”

我:“一开始照的影子这么大,你是怎么让影子变小的?”

德霖:“手电筒往下照就变小了,挪远了也变小了。”

我:“所以光照离物体越远影子会越大还是越小?”

德霖:“越小。”


结合指引分析:

发展观切点:科学能力

从随机的尝试错误是探究开始发展,从问题引发的指向性探究,逐渐意识到证据的重要性,能根据问题计划和执行探究,能基于证据得出结论。

台阶三到台阶四:

能进行比较观察。

德霖在活动过程中能通过移动积木的位置,发现影子距离光源越近越大,离光源越远越小。

第三次观察

德霖他们能用积木变出小鱼形状的影子,我们还能变出什么样子的影子呢?我们带上手影提示卡来到户外寻找答案。

回到教室小朋友们把自己与影子画了下来,小朋友们都可以把自己观察到的太阳与影子的位置画准确。

结合指引分析:

发展关切点:科学能力

台阶二:能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能用动作探索物体,能用语言描述发现。

台阶三:能进行比较观察。能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信息。用自己的图画记录自己的发现。

在外面玩所有游戏时,所有小朋友都可以达到台阶二,观察自己的影子,用动作探索影子,用语言表达出来。

大部分小朋友可以达到台阶三,通过自己不同的手影探索影子的变化,回到教室能把光影与太阳的关系用图画记录下来。

接下来我会进一步跟进益智区,根据指引和集体教学活动投放材料,观察幼儿活动情况。

阅读 49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