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入夏
预防先行
亲爱的家长朋友:
春夏之交,万木葱茏,枝繁叶茂,病毒和细菌很容易大量繁殖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了使幼儿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夏季,请家长仔细阅读这份幼儿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用心呵护幼儿健康!
水痘防治知识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在水痘疫苗出现以前,超过90%的人在15岁前感染过水痘。水痘传染性为什么这么强?发病期有哪些症状?又该怎么预防呢?
传播途径:
水痘传染性强,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水疱也常见于口咽部、呼吸道、胃肠道、眼结膜和阴道黏膜表面。
症状表现:
1.潜伏期:水痘潜伏期为12~21日,平均14日。
2.前驱期:起病较急,发热、头痛、咽痛及全身不适,也可有低热,此期多为24小时。
3.发疹期:发热一般不高,1——2天后躯干、头面部出现红色斑疹及丘疹,数小时就成水泡,疱疹周围红晕,呈椭圆形,常伴痒感,使患儿烦躁不安。数日后干燥结痂,经1-2周脱落。皮疹有向心分布的特点,躯干多而四肢少。皮疹分批出现,常在同一部位有(丘疹、疱疹、结痂)。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脱痂的演变过程,脱痂后一般不留瘢痕。黏膜如中腔、咽部等,也常见皮疹。
防治措施:
1.应做好对传染源(现症病人)的管理。早期隔离,待皮疹全部结痂方能复学。
2.水痘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去空气流通不畅、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口罩。
3.各宿舍、教室、楼道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通风最少3次,每次30分钟。衣服被褥宜常洗晒。
4.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就餐前、如厕前后、外出归来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
5.及时增减衣服,营养均衡,保持良好作息习惯,适量进行运动,锻炼身体,增强身体抵抗力。
6.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即可有效预防水痘,也能降低日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婴幼儿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发热,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口腔黏膜或咽峡部出现散在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仅表现为手、足和臀部皮疹和/或咽峡部疱疹。手足口潜伏期一般为2~10天,平均3~5天。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防治措施:
要讲究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以饮食卫生为重点,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加强自身防护:
1.提倡良好的个人和饮食卫生习惯。
2.加强个人防护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3.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
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知识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4-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亦可见于成人,本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发热、乏力、肌肉痰痛、食欲不振等腮腺炎的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且由于儿童和青少年自身的免疫力发育不成熟,防病能力较差,所以要更加注意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及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预防:
1.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告诉孩子不要与患病者密切接触。
2.室内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接种疫苗。
腮腺炎是一种病毒感染,经过一周到10天的时间,大部分的孩子可以自然恢复正常。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里应注意充分的休息,补充水分和易消化的营养物质,不宜吃酸性食物,以免引起腮腺局部疼痛。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
1.不要让孩子上学。以免使其他同学受感染,直至腮腺肿胀消退后五天再去学校。
2.减轻疼痛。在腮肿的早期,可用冷毛巾局部冷敷,使局部血管收缩,从而减轻炎症充血的程度,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3.降低体温。定时给孩子测量体温,必要时,可以采取降温措施。鼓励患儿多饮水以利汗液蒸发散热。高热时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或酒精擦浴进行物理降温或服用适量退热剂。
4.合理的饮食。患腮腺炎时,病儿常因张嘴和咀嚼食物而使疼痛加剧,因此,应给病儿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或软食,不要给病儿吃酸、辣、甜味过浓及干硬食物,因为这些食品易刺激腮腺使腮腺分泌增加,刺激已红肿的腮腺管口,使疼痛加剧,要多给病儿喝水,这样有利于退热及毒素的排出。
5.注意口腔卫生。饭后及睡觉前后用淡盐水漱口或刷牙,清除口腔及牙齿上的食物残渣,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6.卧床休息。保证休息,防止过劳。重症病儿因高热,精神及体力都很差,应当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有助于康复。
7.病情观察。脑膜炎多于腮腺肿大后1周左右发生,患儿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颈强直、嗜睡、烦躁或惊厥。应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应立即送往医院。
肺结核防治知识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只要早期发现,正规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结核杆菌可以侵入人体任何器官,也就是说人体的各种器官都可以发生结核病,但结核杆菌主要通过人体的呼吸道进行传播,所以在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发生肺结核者占绝大多数。
结核病是如何发病和感染的?
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排菌病人,肺结核病人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等把含有结核菌的飞沫散播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菌的微沫可受到结核菌的感染。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取决于结核菌的毒力和身体抵抗力的强弱,人体初次感染结核菌,通常无任何症状,但当抵抗力下降时可发病。
结核病有哪些主要症状?
1.长期低热或午后潮热。
2.全身不适,倦怠,乏力。
3.盗汗:多发生在半夜或清晨。
4.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
5.咳嗽咳痰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开始为轻微或短促干咳有少量粘痰,随着病情进展,痰量渐增多,后出现咯血或血痰,胸闷,胸痛,气急。
如何预防结核病?
1.房间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据统计,每十分钟通风换气一次,4~5次后可以吹掉空气中99%的结核杆菌。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定期消毒等。
3.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痰要用纸包好焚烧,不要随地吐痰,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
4.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
5.卡介苗接种对象为新生儿,主要用于预防儿童结核病,尤其是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肺结核。
麻风病防治知识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麻风病的流行历史悠久,分布广泛。长期以来,麻风病给流行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麻风病应该如何预防?
要控制和消灭麻风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原则,执行“边调查、边隔离、边治疗”的做法。发现和控制传染病源,切断传染途径,给予规则的药物治疗,同时提高周围自然人群的免疫力,才能有效的控制传染、消灭麻风病。
麻风病的传染方式:
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
1.直接接触传染这种方式是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病人的直接接触,传染是通过含有麻风杆菌的皮肤或粘膜损害与有破损的健康人皮肤或粘膜的接触所致,这种传染情况最多见于和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属。虽然接触的密切程度与感染发病有关,但这并不排除偶尔接触而传染的可能性。
2.间接接触传染这种方式是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患者经过一定的传播媒介而受到传染。例如接触传染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要比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小,但也不可能忽视。
流感防治知识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危害较重的呼吸道传染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流感有哪些症状:
临床特点为畏寒、发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厌食、鼻塞、流鼻涕等,部分病人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老弱、慢性病患者和婴幼儿常因治疗不及时出现并发症(肺炎、中耳炎、鼻炎、心肌炎、雷伊氏综合症等)而危及生命。
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流感主要以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存活半小时,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可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途径也可感染。
在人群密集且封闭、通风不良的场所,流感也可能以气溶胶形式传播。
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普通感冒一般起病较缓,发热通常为低热,咳嗽、鼻塞、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状比较明显,而头痛、肌肉酸痛、极度疲乏等全身中毒症状较轻,且传播也慢;流感则通常起病急,体温常超过
39℃,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往往会在短时期内形成流行。
如何预防流感:
1.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防止出现并发症的有效方法之一,对某些容易因流感而出现并发症的人士尤为有效。
2.注意均衡饮食、定时进行运动、有足够的休息、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3.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5.避免前往通风欠佳的地方。
6.如发现有类似流感的病征,应尽可能不要去上班/上课,并尽早找医生诊治,尤其是儿童、长者及慢性病患者。
虽然春夏季传染病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幼儿的健康快乐是我们共同的愿望,让我们家园携手,共同为幼儿营造温馨、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