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单位负责实施的骊山浅丘区红粘土分布区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一期),项目属于秦岭北麓主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一屏、一带、一山、六水”中的“一山”(编号12-6)。
项目实施期间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为理念,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及其内在规律,针对红粘土裸露区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问题,始终以问题为导向,严格按照设计理念规范施工。
施工过程中针对山体陡峭、沟壑纵横的复杂地形环境,反复试验确定了竖向、横向相结合的多重安全绳锚固防护方式,并结合科学的监测、监护手段,确保项目安全实施。
并通过无人机、滑索等多种措施有效解决山体坡面大量苗木运输的难题。
为切实保证项目整体治理效果,项目特别重视苗木栽植质量控制,对苗木进场验收、种植土壤改良、保水剂添加、浇水施肥等措施进行严格控制。
通过生态复绿治理实施,裸露坡面具备植物生长立体条件,大量植被生长发芽,形成植被先锋群落;通过水土流失发育控制治理实施,大面积坡面植被覆盖度得到较大提升。
目前项目已按相关节点工期要求,提前一个月完成各项主要施工任务,且各类栽植苗木均生长良好,使戏河流域治理范围内植被生态环境质量得以较大提升,戏河主河道及相关支流泥沙含量明显改观,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得到提高,促进秦岭北麓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