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乐善有恒
——晋城市城区勇毅小学心肺复苏公益教学活动

Devil
2024-05-08
阅读 322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丰富全校师生急救知识和技能,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发挥家园共育机制,营造“人人学急救,个个会急救”良好氛围,2024年5月8日下午晋城市骨科医院的急救护士为勇毅小学师生讲授“心肺复苏”应急救护和“海姆立克”急救法。

心肺复苏

        培训采取“演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在心肺复苏的课堂上,护士向师生演示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

        活动中,医护团队利用模型亲身示范心肺复苏术,检查意识、胸外按压、人工呼吸,边演示边描述按压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操作的各项细节要领,包括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胸外心脏按压部位、频率、深度,按压与吹气比例等。

01:01

       首先,我们要判断意识和生命体征:拍打患者的肩部,观察有无应答,然后触摸颈动脉观察有无搏动,需在十秒内完成。若无呼吸或无正常呼吸,大动脉无搏动,意识丧失即可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其次,找到胸外按压位置:正确的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段1/3处,按压的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在5至6厘米。

       人工呼吸:通常采取口对口呼吸,操作者一手的拇指、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吹气,每次吹气时间应该大于1秒。

教师实操

        心脏在停止跳动8分钟后就会脑死亡,而最佳的抢救时间是黄金4分钟,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及时采取心肺复苏就会有75%的希望。通过护士的示范和讲解,老师们学习了心肺复苏的几个步骤,并且经过练习做到了动作的准确无误。

      

学生实操

       示范讲解后,还邀请同学亲自参与操作,耐心地为每一位上台操作的同学讲解步骤和动作要领。同学们专注的神情,动作做得有模有样,俨然一个个专业的医务人员。

00:07
00:10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名叫海姆立克的医生发明的、一种专门抢救急性呼吸道被异物阻塞从而引起呼吸困难的方法,是目前世界上公认有效的抢救方法之一。其原理主要是冲击患者的上腹部,令腹部的膈肌迅速上抬,胸腔的压力突然增加,从而给气道一股向外的冲击力,可以促使梗塞到气道的异物排出。

00:35

        护士为大家示范操作,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手的位置、力度等。当自己一个人出现异物阻塞时,医生也讲解了自救方法。

00:19

        学习急救技能培训是一次生动且富有实效的生命健康教育,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演练,师生都学到了许多具有实际效用的救护知识,增强了急救的现场判断和处置能力,有效提高了心肺复苏和急救技能,为营造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添砖加瓦。

阅读 322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