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世上有一本书,它如诗,如画,如歌,它充满欢乐,又饱含悲伤,这本书叫《呼兰河传》。有一名女作家她孤独,敏感,矜持而又倔强。她叫萧红,是《呼兰河传》的作者。
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与祖父一起生活的日子是她为数不多的快乐时光。青年时代的萧红两次从封建家庭中出走,在战争年代辗转多地,过着困顿的生活。经过多年的颠沛流离,萧红最终定居香港,但他深感背井离乡之苦,同时又深受病痛困扰。在心理与身体都已十分脆弱的情况下,萧红完成了《呼兰河传》的创作。
五月,花开的季节,挚爱的季节,感恩的季节。苔米班读书会在教室如期举行,同学们或谈、或思、或疑、或议,畅所欲言,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萧红的好友,著名的文学家茅盾曾这样评价《呼兰河传》——这是一部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呢?小组交流讨论并汇报。
有这样一座灰色的城市——呼兰河城说说萧红笔下的呼兰河城是什么样的?
小城人都干些什么?
小城是狭窄的,小城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这就是呼兰河这座小城,它虽不繁华,但在单调中却蕴含着生机。
这就是呼兰河卑琐的生活,它虽不热闹,但在愚昧中蕴含着质朴。
《呼兰河传》如果用音乐来诠释,那音符是凄婉的。知道为什么吗?
作者用九页的文字写东二道街的大泥坑,说说这个大泥坑给呼兰河居民带来的福利是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谈谈你对文中跳大神的体会。
在小说众多的人物中,谁让你的心中有一种被刺痛的感觉?
部分同学的手抄报作品
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读书会虽然结束了,但是同学们阅读的脚步还将继续,希望大家能多读书,读好书,争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