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震”不乱   应急有方——南乐县西湖幼儿园防震疏散演练活动纪实

西湖幼儿园 周琳琳
创建于05-08
阅读 46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进一步增强全体幼儿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对防震警报信号的认知和应急逃生能力,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地震发生时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撤离,2024年5月8日,南乐县西湖幼儿园开展了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旨在让每一位幼儿都懂得自救逃生,珍爱生命。

安全演练     会议部署

       为有效开展防震演练活动,把安全细节落到实处,我园制定了详细的防震避险逃生应急演练方案,组织召开演练前会议部署,讲解了各人员的职责分工以及各班级的疏散路线和安全区域,为演练做好充分准备。

安全疏散    教育先行

       各班老师通过视频、图片、情景模拟等形式对幼儿进行“防震安全教育”,提前向幼儿讲解防震避险常识及疏散演练的注意事项,让幼儿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地震逃生自救知识,提高自身安全意识。

实战演练   科学避震

       警报铃声响起,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正式开始!全园师幼立即停止活动,以最快速度躲避到安全区域,迅速抱头、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躲在墙角等三角区域, 保护头部和眼睛,并远离窗户。

       当警报声再次响起,各班幼儿双手交叉护头,在老师的带领下,按设定的逃生路线有序地撤离到幼儿园操场上。

       撤离到指定安全地点后,各班老师迅速清点人数,安抚幼儿情绪,并立刻向演练负责人汇报,安全干事针对此次演练活动进行总结,告诉老师一定要在日常学习中灌输安全教育,真正把安全教育做到实处,确保每一位幼儿安全。

       防震演练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模拟活动,更是注重培养教师和幼儿全面素养和安全意识的有力举措。我园将安全演练活动常态化,增强教师和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他们的应急反应能力,努力打造一个安全、温馨的家园。

防震减灾小贴士

什么是地震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是有大小的。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地震越强,震级越大。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地震震级分为弱震、有感地震、破坏型地震、严重破坏型地震。

一、弱震:一般指3级以下地震,这种地震通常人们感觉不到,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得到。

二、有感地震:一般指3级以上、5级以下地震,这类地震人们能感觉得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全球每年大约发生3级以上地震5万余次。

三、破坏型地震:一般指5级以上、能够对地表及其建筑设施造成破坏的地震。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5级以上地震1000次左右。

四、严重破坏型地震:指7级以上地震。全球每年要发生这样的地震10到20次,不过大多数发生在海洋和荒无人烟的地方。

       震级每相差一级,它们的能量相差30多倍,也就是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将近1000个5级地震所产生的能力。

1.是跑是躲不要犹豫

       一次地震,从人们感觉震动到房屋开始倒塌,通常有十几秒钟的时间间隔。经验告诉我们: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2.采取正确的姿势

      躲避地震时要尽量降低身体的重心;

      蹲下或跪下时,要尽量蜷曲身体;

      趴下时要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

       躲避时要低头,并用手护住头部,有条件时,可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被褥等顶在头上;

3. 寻找安全的地方

       在室外,安全的地方是远离建筑物空地。

       在室内,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比如:楼房中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厨房、卫生间;家中牢固的桌下、床下、家具旁,内承重墙角;教室的讲台、书桌下;商场书店的结实柜台、室内立柱附近;影剧院的排椅下;工厂车间内的机床、大型设备附近等。

4. 震后迅速撤离

       地震发生之后,受损的房屋是最危险的场所,一旦震动停止,要马上撤离。如果是在家中遇到地震,在撤离前要灭掉明火,关掉煤气,切断电源,防止火灾发生。

5. 室外要注意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

       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立交桥等;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电线杆、路灯、广告牌等;

       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等。

阅读 46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