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缘起
今天小黄带来一位神秘的新朋友,吸引了很多孩子的注意,“蚕宝宝”的世界让孩子们惊喜不已,孩子们对“蚕宝宝”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一个个问题从小脑袋里蹦出来,一系列有趣又有爱的故事悄然而至。
蚕宝宝大调查
孩子们和蚕宝宝的故事,从好奇开始。于是这群小可爱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主动去认识他们的“新朋友”,它们也对蚕的外形特征以及喂养问题提出了困惑,那么就带着问题,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探索关于“蚕宝宝”的秘密吧!
调查中发现
1.饲养箱:蚕宝宝可以饲养在带有通风孔的饲养箱里。
2.食物:它的食物是桑叶,它不需要喝水,靠吃桑叶来摄取水分。但是喂食的时候要注意把桑叶洗净擦干水分,不然蚕宝宝吃了不干净的桑叶很容易拉肚子哦!
3.清理:每天要定期给蚕宝宝清理便便哦!
蚕宝宝小百科
通过图片以及视频讲解,我们了解到了蚕的生活习性、身体结构。原来蚕宝宝有8对脚。但是看不见东西,只能感觉光线,因为他的眼睛是单眼。蚕宝宝身上有9对小黑点,叫做气门,是蚕的呼吸器官。
蚕的一生要经过:蚕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刚孵出来的幼蚕身体黑色很小像蚂蚁叫蚁蚕,蚁蚕吃了很多桑叶,慢慢地长大,经过四次蜕皮,身体一次比一次变白变大。最后,蚕开始吐丝作茧在茧里,蚕再蜕一次皮变成蛹,由蛹变成蛾,然后咬破茧爬出灰白色有翅膀的蚕蛾,雌蛾产卵后不久就死去。
探秘蚕宝宝
蚕宝宝褪皮啦
这几天,我们发现蚕宝宝有点不太对劲,偶尔动一下,桑叶也不吃了,于是把它放到一个盒子里进行单独照顾,希望它可以恢复健康。 过了半天就发现桑叶上有黑黑的东西,蚕宝宝也变长变白了。哦,原来是蚕宝宝蜕皮了! 蚕宝宝蜕皮一次就长大一龄,一生中大概要经过4-5次蜕皮,而蚕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而每次蜕皮的间隔时间7-10天左右。
小朋友们决定将蚕宝宝褪的皮收集起来观察。
蚕宝宝的假期
星期六星期天要到了,谁来照顾蚕宝宝?随即大家展开了讨论。
菲菲:我们可以请门卫叔叔帮忙。
宏一:老师,你可以过来给它们换叶子,做清洁吗?
心然:我们可不可以带回家?我们家附近没有桑叶啊,蚕宝宝会饿死的。
经过一番讨论,我们请有意向而且家附近有桑树的孩子先带回家照顾。这样能够保证蚕宝宝能够吃到新鲜的叶子,于是我们带着蚕宝宝回家啦!
是蚕卵吗?
在一次更换桑叶的时候听到彭禹哲跟黄浚桓说:快看,桑叶上有一些白色的卵!黄浚桓:是蚕宝宝生的卵吗?彭禹哲:不对不对,蚕宝宝都还没有变成蚕蛾怎么会产卵呢,而且蚕卵也没写么大一颗。那是什么卵呢?
我的猜想
晓晓:我觉得是飞蛾产的卵,过一段时间会变成蝴蝶。
杨翌晨:我猜是毛毛虫产的卵。
小汐∶应该是七星瓢虫产的卵,产完卵之后就飞走了。
黄瓜:要等虫卵孵出来之后才知道。
绘本《蚕的日记》
为了探寻更多关于蚕宝宝的知识,我们还去书本上找答案。
绘本里讲的故事也是我们的蚕宝宝正在经历的事情。原来蚕宝宝还会吐丝、结茧,最后变成蚕蛾后还会结婚、产卵,真想蚕宝宝快点长大,好期待蚕宝宝变蚕蛾的那一天。
小朋友们天天早上都主动的给蚕宝宝更换桑叶清理蚕沙。
清理桑叶上的水。
蚕宝宝不动了
有一天,我们发现蚕宝宝不动了,身体还变黑了,听到这个消息,很多的孩子纷纷围着它们,尝试用桑叶去吸引它们,抚摸蚕宝宝们……可是过了很久蚕宝宝们还是一动不动,顿时孩子们的眼中流露出了悲伤。
我的猜想
小黄:它们是睡觉了吗?
心然:我觉得蚕宝宝是死了。它们为什么会死呢?
思琪:我觉得蚕宝宝们可能是太冷了,它们躺在盒子里,就好像他们睡在凉席上一样。
柳锦涵:可能是我们喂的桑叶上有水蚕宝宝吃了就死了。
糖糖:蚕宝宝身体都是黑色的,应该是被毒死的吧!我觉得这些蚕宝宝,没有人陪它们,太孤单了。
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议论纷纷地讨论着蚕宝宝发生的事情……原来周末的时候,领养的孩子家里点了蚊香,把蚕宝宝都毒死了!
蚕沙的作用
在一次清理蚕沙的场景中,我发现思琪正要把蚕沙倒进垃圾桶,禹哲马上叫住思琪:“思琪,你知道你要倒掉的这个是蚕的什么吗?”“是蚕的粑粑呀。”“这叫蚕沙,我爷爷说它还有很多的用处呢?。”思琪听了后问道“这个蚕的粑粑有什么用途啊?”借此,我抓住教育的契机,随即师幼之间展开了对蚕砂的探究.....
我的猜想
堃祺:我觉得蚕沙可以用来做饼干吃。
菲菲:蚕沙经过加工能够入药,喝了对身体有好处。
许宏一 :我看过电视上有人把蚕沙晒干做枕头,可以睡的更舒服。
佳美:还可以用来泡茶喝…
孩子们将清理的蚕沙收集起来作为有机肥料倒入栽种的盆里和菜园地里,期待植物在有机肥料的照顾下茁壮成长。
科普小常识
蚕屎又名蚕沙,有治湿、疗瘙痒、去火、祛风湿、聪耳明目之功效,很多老人将其晒干,做成枕头给刚出生的孩子枕着睡觉。蚕的粪便,黑色的颗粒,中医可以入药,还是植物很好的养料。
蚕之手作
通过对蚕宝宝的观察、饲养和探索,孩子们已经对蚕宝宝外形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进行了《可爱的蚕宝宝》的手工创作。
蚕宝宝的测量
忆茹:在测量蚕宝宝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困难,蚕宝宝总是动,一下弯着身体,一下直着。
柳锦涵:我们没有放弃,大家一起想办法。小朋友发现蚕宝宝在往吃桑叶的时候身体是最直的,这个时候也是最容易测量的。
小朋友们通过观察找到了测量的方法,我们还学会了借助其他工具辅助测量,测量真的太有趣啦!
蚕宝宝的家
晓晓: 蚕宝宝现在好大一只了,马上就要结茧了,住在一起太拥挤了,我们一起帮蚕宝宝设计造个新家吧!
江子伊:但是应该做个怎样的新家呢?
黄瓜:有的蚕宝宝开始吐丝了,要分开住,放到一起的话会把别的蚕宝宝缠起来。
瀚卿:我们可以让吐丝的蚕宝宝一只住一个小单间。用挡板把他们隔开来。
莎莎:我赞同,可以用我们之前的游戏故事的封面来做。
做好了,准备给蚕宝宝搬家了!
结茧了
星期一早上子伊将蚕宝宝带过来,高兴的跟我说:老师有一条蚕宝宝结茧啦!
晓晓:为什么江子伊带回去的蚕宝宝结的茧是金黄色的,而我带回去的蚕宝宝结的茧是白色的呢?
许宏一:是呀,我觉得金黄色的茧好漂亮,是不是江子伊给他染色了呀?
结茧的蚕宝宝有什么变化呢?
苏睿城:我发现身体变黄了,没有结茧的还是白色的。
佳美:吐的丝像迷宫一样。
思琪:蚕宝宝不停的抬头像断了一样。
小黄:身体是弯曲的。
李泽林:蚕宝宝把自己包裹的像个球蚕宝宝拉了棕色的便便,以前是黑色的。
菲菲:蚕宝宝还尿了一泡尿。
结了茧的蚕宝宝在不停的吐丝把自己包裹成椭圆形的球,它不再吃桑叶了。
孩子们的蚕宝宝陆陆续续都结茧了。这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有的蚕茧是白色的,有的蚕茧是黄色的。大家争论不休,查了资料才发现,原来蚕蛹有不同的颜色和身体的基因有关。
蚕丝大百科
李泽林:蚕宝宝们都结茧喽!那蚕茧可以做什么呢?
慕楚:爸爸说我们家的被子就是用蚕宝宝的丝做的蚕丝被。
糖糖:我妈妈用的面膜就是蚕丝的。
禹哲:我姐姐养的蚕宝宝也结茧了,她用蚕丝做了一把扇子,我觉得好漂亮呀,我们也来做一把吧。
小汐:哇,蚕宝宝这么厉害呀!蚕茧怎么才能变成蚕丝做扇子呢?
孩子们有了想要制作蚕丝团扇的想法后,怎么样将蚕丝提取出来就成了孩子们所关注的问题。为解答孩子们的疑惑,支持孩子的深度探究,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学习制作蚕丝扇的相关视频,并梳理了步骤图,助力孩子们继续探究。
第一步:剥除蚕茧上的浮丝
第二步:煮茧
第三步:搅拌,找丝头
第四步:抽丝、缠绕
孩子们根据蚕丝扇的操作步骤,利用寻找到的工具和材料,分工协作认真地制作着蚕丝团扇。
煮蚕挑丝
首先将蚕茧放入水中,将水加热烧开5分钟左右。用筷子轻轻搅拌蚕茧,抽出那根细细的丝头。
转扇绕丝
将丝头缠绕在扇骨上。双手合作摇动扇骨。注意控制力度与速度。
发现问题
1.蚕丝总是会断。
2.怎样绕会更均匀?
我们的猜测
1.因为绕丝线的时候没有朝一个方向绕。
2.绕的时候发现薄的地方要多绕一绕。
装饰蚕丝扇
经过一圈圈耐心地缠绕,一把蚕丝扇就做好了,小朋友们还用了不同的装饰品,对扇子进行了装饰,做好的成品让孩子们自己都惊叹太漂亮啦!
破茧而出
一天早上,小朋友来园时发现,蚕蛾破茧而出了,透过小洞,孩子们惊奇地发现,里面还有一个黄黄的东西,那是什么呢? 是不是蚕蛹啊?
经过观察与猜想,再上网查询视频资料,我们了解到蚕在结茧后会经历蛹化,在最后一次蜕皮后就会破茧,破茧时会吐一种液体溶解蚕茧,再用头和足把部分丝拨开个孔钻出。
过了一段时间,陆陆续续的蚕蛹破茧成了蚕蛾。
“两只蚕蛾结婚了。”王思琪跑过来给我说,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本来长在蚕蛾腹部的脚已经不见了,两只蚕蛾的尾部对接在一起,其中一只飞快地挥动着翅膀。
破茧后没几天,细心的孩子们还发现盒子里多了一些“黄色颗粒”。这些黄色的小颗粒是什么呢?禹哲告诉我们:“这就是蚕蛾产下的卵。”
过了一段时间后,蚕卵慢慢的变黑了,蚁蚕宝宝出来了。
产卵后的蚕蛾在产卵后2天左右的时间就慢慢死去了。
我带孩子们了解,这是雌蛾和雄蛾“交尾”了。雌娥会在尾部分泌一种黄色的液体吸引雄娥,一般交尾3—4小时后,雌蛾就可产下受精卵,雌蛾一晚上可产下约500个卵。而一周内不交配也会产卵,但是未受精的卵是无法孵化的。蚕蛾产下的卵→孵蚕→变蛹→化蛾,又将完成新一代的循环。
课程小结
1.在本次的课程故事中,孩子们作为游戏的小主人,每天观察、饲养蚕宝宝,探索关于蚕宝宝的食物、饲养方法和成长过程。随着蚕宝宝一天天地生长,孩子们耐心地观察,追随孩子们兴趣,我们的课程故事不断地丰富起来。孩子们每天的观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看到了蚕宝宝盖的房子“茧”。 孩子们尝试通过简单推理来解决问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绘画能力以及同伴合作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作为小主人照顾蚕宝宝,孩子们的责任意识也得到了提高,积极地参与游戏,获得成就感。
2.在制作蚕丝扇时将蚕丝均匀地绕到扇骨的每一个地方,在制作过程中也更需要耐心,不急于求成。孩子们对自己制作出来的蚕丝扇都非常满意。 通过本次尝试,我们发现煮蚕丝的水温度过高时,蚕丝容易变烂,抽出的丝线比较粗;水温较低时,抽出的蚕丝比较细长。
3.蚕宝宝蜕皮吐丝结茧的过程,就像我们从小宝宝变成大人的过程,孩子们通过观察蚕宝宝的成长,认识了蚕的生命周期。蚕蛾的蜕变,让孩子们懂得了等待生命的过程是一个很令人惊喜激动的过程。蚕的生生不息给孩子带来的不是厌倦,而是一种责任与期盼。养蚕的过程也是孩子们学习的过程,一起观察、一起发现、一起讨论,这样的学习过程充满着快乐,真实、有效又印象深刻。孩子们在这种轻松、自然的氛围中探索生命、认识生命、尊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