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夏意浅 教研氛围浓——第一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研活动纪实

乔迎霜
创建于05-07
阅读 32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时间:2024年5月7日

地点 :四年级语文办公室

主持人:张梅

带班领导:李霞

参加人员:四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

主要内容:献课、评课、备课活动

低眉,春已尽

抬眼,夏初临

      五月夏意浅,教研氛围浓。为进一步推进教师对新课标的研究,助力课堂教学,加强课内经典篇目的教学研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5月,我们四年级语文教研组以“现场课例教学-教师课后反思-年级集体备课-科组评课研讨”的方式如火如荼地开展。

课堂教学,扎实高效

       5月7日,路文清老师和12班的孩子带来课内文言文课例《囊萤夜读》。路老师以单元大情境导入,放手课堂给孩子们合作探究、自读自学。课堂氛围轻松活跃,多样的古文诵读方式贯穿全课,教学目标轻松达成。

       路文清老师带来的《囊萤夜读》课堂准备充分,精心设计教学设计,课堂简洁有力,扎实而有效。她用回顾已学的文言文来引出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以这些方法来贯穿课堂教学。

       课堂上,路老师注重学生吸收知识的程度,通过解读课题、理解文意、扩词法等多种学习方式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更有拓展阅读,体现其对学生的分层次要求,让孩子们在探究学习中质疑、解疑,无不体现其深厚的教学功底。

       最后延伸阅读,拓展孙康“映雪读书”的故事,通过同文阅读,让学生学以致用,巩固方法,同时加深了对“勤学”这一人文主题的理解。

课后反思,取长补短

      雁以群飞,师以研行。一次次的 教研活动中,老师们互听互评,取人所长,补己之短,不断成长,不断蜕变。每一次的评课环节,老师们畅所欲言,或对课例的亮点进行评析,或把自己听课的疑惑处提出来大家共同研讨,思维激烈碰撞,教研氛围浓烈。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左右为师。课后,四年级语文组围绕此次活动开展研讨,在研讨会中授课老师分享各自的设计理念、教学思想;听课老师对于自己的启发感受、困惑问题与老师们进行交流讨论;语文组长张老师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授课教师路老师的闪光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集体备课,共同进步

      接着,由刘柯柯老师围绕下周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困惑点、作业设计等内容进行说课。刘老师分享自己的想法,其他教师积极进行探讨,交流补充,实现教学智慧共享。

       刘柯柯老师先说了《我们家的男子汉》一课的教学流程,刘老师紧紧抓住主题,引导学生感知作者对这个男孩的情感。组织学生探究给文章换小标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文中的小主人公,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男子汉”含义,增强了学生争当男子汉的信心和勇气以及敢于面对困难挑战的意识!

黄慧老师认为本文最大的特色莫过于文章的结构。文章篇幅挺长,主体部分围绕“男子汉”划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分别冠以简洁、恰当的小标题。这三个小标题以最精练、最集中的句式,从男子汉性格的多个角度来组织材料、表达主题,将一个男子汉的不同侧面展现出来,精致凝练地概括了片段内容,使行文条理清楚、要点清晰、眉目分明。

吕雪艳老师说:是的,文中三个小标题应该说是对三部分内容的高度概括,但前两个小标题就字面意思来看,与“男子汉”并不能形成很好的衔接,往往会让学生误以为“提出独立要求”就是男子汉,也不知道“眼泪”与男子汉如何对号入座。但细细读来,是作者对文中主人公成长历程的一个最恰当概括。

刘欣欣老师说:再看结尾,作者以一句富含哲理的话点明了从“男孩子”到“男子汉”的成长历程和蜕变过程:“他的性格,还有他的性别,那样神秘地一点儿一点儿鲜明,突出,扩大,再扩大,实在是一件最最奇妙的事情。”显然,作者在安排三个部分先后顺序的时候,是有充分的线索意识的。这是此类文章在表达上的最大秘妙,也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最不易觉察的经验盲区。

张凌云老师说:就文体而言,这是一篇散文,教学的着眼点是不是可立足于王荣生教授提出的散文教学的要点:1.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经验。2.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看着他一点儿一点儿长大,他的脸盘的轮廓,他的手掌上的细纹,他的身体,他的力气,他的智慧,他的性格,还有他的性别,那样神秘地一点儿一点儿鲜明,突出,扩大,再扩大,实在是一件最最奇妙的事情”这一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者从“男子汉”的成长历程中感悟到的人生经验:只有独立、刚强,勇于接受挑战,你才能慢慢学会生活,慢慢学会生存,使自己成为真正的“男子汉”。于是通过事件的梳理,去感受男子汉成长的过程成为本课的教学内容之一。

胡红霞说:初读本文时,作者风趣、幽默的语言表达特色十分明显,无需多讲学生也能感受到。但这风趣幽默的表达是怎么来的呢?应该是作者对生活经验的深刻体会,是作者对生活感知的精准表达。这是作者言语表达功力的体现,也是学生语言学习的根本。

路文清老师说:借助文本内容去理解看似普通的小标题,也能自然而然地让学生读懂“看着他一点儿一点儿长大……实在是一件最最奇妙的事情”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所以品味文本语言也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刘柯柯老师在说《芦花鞋》一课的教学流程时,大胆跳出课文内容的框架,化繁为简,从文体入手,抓住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要素,很好的落实了导语中“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这一目标!

刘娅老师说:本课是略读课,重在对前两课学到的“概括长文章主要内容”方法的运用和实践。因此,概括小标题的方法可以更灵活一些,可以用练习运用前面两课学过的“概括法”“提取关键语句法”,还可以围绕“芦花鞋”这一关键事物来概括。建议多提问几个学生,不要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到老师总结的标题内。

韩青年级长认为教师要关注其他学生的听课情况,批注在什么位置?很多学生都没有跟上回答学生思路,并不知道要求批注的内容在什么。第一个学生交流时,要关注是不是说清楚了句子所在的地方,让其他学生听的时候有目的,批注时有目标。

王玉娥老师建议本环节在让学生续说或续写出结尾后,结合学生说写的内容,引导学生体会“留白式”结尾的好处,最后总结本节课的学到的方法或提升的能力。

讨论修改,达成共识

     “山高自可登临上,水深不妨涉足知”。通过本次语文教研活动,老师们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愿以此为契机,让我们继续深入解读新课标,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最后,路老师整合大家的教学智慧,达成共识,把课件修改得更加完善。

总结教研,创新方法

      最后,张梅组长做了总结,一是教学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内容学习层面,更要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强化学生表达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二是要紧扣课标和新教材要求,用好用活统编教材,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三是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少讲,让学生多说。她还特别强调了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建议每堂课抓一个点进行读写训练,实现一课一写,在实践中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的成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教学是一场修行,教研更是教师终身的修炼。长路漫漫,愿我们用最朴实的脚步,走最扎实的教研路,即使一路坎坷,蓦然回首处,将是繁花盛开时。

阅读 32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