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汶口 遇见古文明(副本)

慧行少年~燕子
创建于05-07
阅读 36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研学意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历史文化,让学生在有别于课堂的宽松环境中,开阔视野,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知,坚定文化自信心。

研学目的: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与感受,体会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研学要求:完成一篇研学心得。

知识储备:

1了解大汶口文化

2了解明石桥

考古发掘,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人惊喜;历史秘密,也总是在不经意间被人发现。人们探索文明起源和进程的脚步从未停歇。当遗址被发现,一座座墓葬、房址被揭露,无数的器物呈现,甚至无暇的美玉象牙惊现,那个逝去的时代渐渐清晰起来,大汶口遗址为我们揭开了那个时代的冰山一角。博物馆位于大汶口考古遗址公园内,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其中展陈面积2100平方米,展出文物200余件。

02:37

博物馆以“海岱曙光”为主题,分为序厅、发现大汶口、探索大汶口、守护大汶口、仰望大汶口,同学们通过发现——探索——守护——仰望四个层面以及博物馆内呈现的图文资料、场景复原、多媒体等手段对大汶口的发掘历史、大汶口文化进行系统性了解,综合全面地介绍遗址的发掘成果和历史价值。

大汶口先民的手工制陶技艺,一直传承至今,逐渐演变成了一项古老且年轻的艺术。 今天就带同学们走进“非遗传承人-–王延华陶艺课堂”,亲身动手体验制陶技艺, 走进陶文化,感受陶之美、陶之趣。 

02:19

钻木取火不仅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态度。它让同学们在面对困境时,能够保持冷静和自信,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去解决问题。同时,它也让我们更加尊重和感激大自然,因为我们的生存离不开它的恩赐。这不仅是一种求生的手段,更是一种对自然的理解和尊重。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

在大汶河上,有一座横贯南北,历经近500年依旧清晰保留着汶河古渡遗风古石板桥——大汶口古石桥。

因桥修建于明朝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故又被人们称为“明石桥”。

明石桥是大汶河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石桥,也是山东省境内现存最长的古石桥,至今仍能正常使用。

石桥北端的山西会馆,是清代云集大汶口做生意的山西人所建,原会馆分两院,前院有坐南朝北的戏楼,后院为关帝庙,总面积2883平方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美的课堂在路上”。经历是最好的学习,研学是最美的相遇!我们的学习成长之路还在继续,收获还在继续!

             慧行少年

                     遇见最美的自己

阅读 36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