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美如斯,正是读书时。
一程山水一程歌,
一本书籍一世界,
一次阅读就是一次心灵之旅。
为了进一步提升阅读教学质量,让多样的阅读教学在交流中碰撞并得以提升。在2024年5月7日上午,新陂乡中心小学开展了四年级“阅读教学”教研活动。
集备研讨
课前袁雨露老师和中心教研组成员一起深入研究教材、集体备课 。通过备课、说课反复共同交流。
本次阅读教学活动的主题围绕《十万个为什么》这本共读书目展开。本书与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科普文”相一致,训练科普读物的阅读方法是本书的语文要素之一。
《十万个为什么》是苏联作家米·伊林的作品,是世界上第一本《十万个为什么》。首次出版于1929年。本书以屋内环游记的方式,对日常事物提出问题,并进行启发性的解释。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以室内游记的形式,分别介绍了水龙头、 炉子、 餐桌和炉台、厨房锅架、碗柜、衣柜等处,下册介绍了灯、时钟、书的故事。
精彩纷呈
课伊始,袁老师选取了六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旅行站点”,针对每个站点中常见的事物,提出了许多看似简单却不那么容易回答的问题。
袁老师带领孩子们在阅读中畅游翱翔,遇上许多百科知识和科学术语,有什么好办法理解它们呢?
瞧!孩子们积极踊跃的回答让大家耳目一新,学以致用。
1.对于科学术语理解方法的整理及配图(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查找资料……)
2.同学们可以用批注的形式记录读懂的术语,还可以将读懂的科学术语整理成“术语表”,一目了然,方便查阅。
生动的比喻、典型的事例、诗一样的语言,看似简单却不容易回答的生活问题,将抽象、深奥、枯燥的科学知识形象娓娓道来。
可见生活处处皆学问。
教研总结
丁志明主任对此次阅读教学活动进行了总结点评,对授课老师的辛勤付出给予肯定。教学中我们不仅备教案,还备学生,授课以学生为主体,老师适当引导,主要把课堂交给学生。同时强调一节好的教研课就是一次集体备课的智慧结晶。
自评互评
此次阅读教学课,每一位教师都各抒己见:
1.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来说,科普读物应该怎么读,怎么教呢?我觉得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侧重于学生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提升语文素养,将孩子们引入了这样一个广阔的科普的世界。
2.本节课老师激发了学生兴趣、指导学生如何解答读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课堂中,根据科普文的特点,充分利用阅读期待,从书中选取一个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并通过共同研讨给予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
3. 本课教学设计的脉络很清晰,“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通过“小实验”使学生的科学知识不止停留在米·伊林的年代,还联系到了现代,激起学生在读此整本书时,产生更多个“十万个为什么”。
4. 本节课整体设计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环渐进、步步为营,是一节很成功的阅读课。但教师在课堂上“以生为本”这点做得不太够。在过渡环节时,教师设问的立足点欠准确。
……
管建勤校长提出:读一本书的最终目的是以终为始,从这本书走向更多的书,所以在一节课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并推荐更多的书,从而达到推荐阅读的真正目的。
教研活动是以促进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交流研讨也是一个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过程,是一场集体教育智慧的传递。
孩子是一本书
阅读是最好的礼物
当许下一个心愿
撒下一粒书的种子
我愿"书”的种子
可以跟随一起发芽
长成充满知识和力量的参天大树
伴随我们孩子的一生
一审:丁志明
二审:李斌
终审:管建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