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农村学手艺
苏亚民
(我将在农村所学都视为学手艺,这是在农村安身立命,自食其力的本事)。
一九六四年九月二日是我一生中永远难忘的最重要的日子。昆明市以应届高、初中毕业生为主体的五百多昆明城市知识青年,在昆明剧院开完誓师大会后,满怀激情,告别亲人,一路高歌,前往安宁县农村插队落户。这批知识青年将成为安宁有文化知识的新型农民。
在县城小桥街的县剧场开完欢迎会后,按照事先配好的名单,各个生产队分别领人,奔赴各自的村寨。我,周堰、施梅英、李慧林、鄢莲英,三个女生、两个男生带着各自的简单行李,坐在一辆马车上出发了。由于不太习惯这种交通工具,加上道路颠簸,大家都抓紧捆行李的绳子,以保安全。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太平公社、始甸大队,新邑村二队。吃过晚饭,李清队长把我们领到了事先安排好的宿舍,这是一座有些年代的旧房,房主是李自仁。由一个院落,正堂屋三间;房主人腾出两间主楼,及下边的一间厨房给知青们居住,两间楼是套间,里间放三张床,外间小一点放两张床。床是用两条木凳加上几块木板再铺上厚厚的草蓆而成,坐了一下,还软软的。
院落门口有一眼水井,洗漱就在水井边完成。村里不通电,每间卧室就配备了一盏带玻璃罩的煤油灯。
当天晚上,大家都没有多说话,各自在想着心事。我躺在床上,心中有点空荡。真正感到了农村和城市的差别。从这一天起,我不再是城市中依赖父母供养的学生,而要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农民、人民公社社员。也不知道今后会怎样?也许慢慢适应就好了。
七年来在农村,我们和普通农民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我和其它知青一样经历了许多的风霜雨雪,认识了许多善良纯朴的人,经历了许多艰难坎坷当然也有许多的收获,这些都成为了我永远的记忆。
太平知青收割谷子
一、收谷子
国庆节后,稻谷陆续成熟,田间一片金黄,农村进入了秋收秋种的农忙时节。听到广播通知,知青们各自抄起王大哥帮我们磨好的镰刀,分别到各自的生产小组参加割谷子。拿着锋利的镰刀,尽管十分小心还是划破了手,用纸包上伤口,紧紧按压止住了血,割了一阵手上又划出一道小口,在组长的劝说下,我急忙跑回住处,做了简单的包扎处理,再回到田间继续割谷子。我身旁的郭大妈叮着看我割谷子,然后对我说:你割谷子的姿式不对。应该是双腿叉开,弯下腰,左手抓谷子,右手拿着镰刀塌地用力往回拉,就不会伤到手了。在她耐心的帮助下,我学会了使用镰刀,从此再也沒有割伤过手了。
我们插队的新邑村,属于半山区、缺水,稻谷中当时种的基本上是“老来红”、黄牛尾"等老品种。此类品种不易脱粒,稻谷割下来后捆成小把,让它在田里晾晒十多天,再把谷把四把一搭、理13搭在田埂上堆成一个个小谷码,这时的田野里,举目一望,到处都是小谷码。经一段时间晾晒后,再揹回村中的大场上,堆成大谷堆。捂一段时间后,才用打谷机脱粒、翻晒,干透后入库收藏。
揹谷子虽是一项力气活,但也有技巧。新邑村是一个白族村,习惯用揹头、背板和皮条揹重物,我将谷把整整齐齐地码好,用背板皮条捆成一大背,然后把谷码立起来,人蹲下架上背板用力试图站起来,如同小牛拜四方,挣扎了半天就是站不起来。一起干活的张荣富大哥赶忙过来,看看我装的谷码,笑着说:装谷码不能摆得那么整齐,而是要错开装,头上要伸出一个马咀唇,谷码揹起来好看,体积小,也省力。我站在一旁仔细看他重新帮我装好谷码。果真是轻轻一用力就站起来了,走起来前边一扇一煽的,好象是有一股助力,让你越走越快。学会了这个技巧以后揹一码半谷子也不觉得怎么吃力了。
二、学拔秧
看到有点年纪的老倌们潇洒地坐在秧凳上,边拔秧边休闲地聊着天的样子,很是羡慕。我找到李清队长,要求到拔秧组干活,得到同意后,我请平时处得不错的木匠李时兴用他平时留下的舍不得用的两片秋木板,赶做了一只漂亮的拔秧凳。有了工具就可参加拔秧了。
拔秧可是一件技术活,手法不对,拔出的秧把参差不齐,根上还粘有泥土,秧把放在身后东倒西歪,很难看。这次,我多了个心眼,先不忙动手,而是站在秧田埂上先做一番观察。看到张楷大爹穿了一件老式白衬衣,外罩一件黑色小马甲,身上干干净净,干起活来不慌不忙,身后的一片秧把站得整整齐齐。我认定他就是一位拔秧高手,挤到他旁边坐下,虚心向他请教。他说:拔秧是有诀窃的,不能乱来。首先,拔秧不能用死手,左右手都要会放松,秧要转得起来,秧把才会整齐,其次洗秧时双手要配合好,秧根上的泥才洗得干净,泥水不会四处乱溅,免招旁边人嫌。总之,不要洗成老奶打伞,而是要洗成雪花盖顶。秧把整齐干净,裁秧人栽秧时才会顺手。照着大爹教的方法,我苦练了几天,终于做到了得心应手,虽不敢与高手相比,也能像模像样,算得上一个熟手了。那个漂亮,顺手好用的秧凳随了我7年,在我离开新邑村时,我把它送给了好兄弟王有福。
三、熬制饴糖并养猪
一九六五年,由太平供销社安排,我们生产队接受了生产饴糖(再加工成叮叮糖)的任务。我带着李清队长交给的介绍信,一人来到连城供销社报到,由他们安排到县城官厢街一家糖房学习饴糖的加工技术。糖房由一对年过半百的夫妇。带两个徒弟组成,产品交给连城供销社经销。
在这里,我跟着他们一起劳动,师傅很热情.不保守,每一道工序都手把手教我,对我提出的问题都耐心解答。制糖的工艺流程就几步:一、捂大麦芽,二、蒸煮醉米、三、搅拌原料,四、恒温下让原料充分发酵.五、将热水加入发酵罐中充分浸泡,六、滤出糖水,七.将糖水煮干,掌握好火候熬成饴糖、八、拉扯加工得到雪白的叮叮糖。其中,每一道工艺流程,每一个关键的温度我都做了详细的记录,整理成笔记,不清楚的地方就虚心向师傅请教。
十天后,我学成归队,队里另外加派两人,共三人,我们选址,现打炉灶,买来必须的工具和煤,凭调拨单到粮店买回碎米、大麦等原料。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开展工作,一次就生产出了合格的产品,交给太平供销社经销。
制糖留下的副产物就是糖糟,它是富有营养的猪饲料,用它拌上米糠或细豆糠,糖房喂养了6头半架子猪。半年后,这些猪个个长得油光水滑,膘肥体壮。按照当时生猪购留各半的政策,由食品站收购三头。收猪的人直誇:好久没见到养得这么壮实的猪了。 余下的三头猪杀了,将肉分给队里的各家各户。此后,糖房一直在产糖、养猪,规模逐渐扩大,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也提高了社员的福利。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这里充满艰辛,也充满生产劳动和生活的智慧,我和其它的插队知青一样,拜有经验的老农为师,向他(她)们学习。七年来我在农村接触了各种各样的农活,学会了犁田耙地,栽种各种农作物,还学了养牛.养猪、养鸡……。 1971年由国家统一安排,下乡插队安宁的五百多知识青年陆续回城,分配了新的工作。5名知青安排到安宁县农林局工作,我是其中之一。大概是机缘的巧合,我之后的每一项工作都与农村息息相关,与农村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熟悉农村,熟悉农民,和农民对得上话,能接得上地气,做农村工作也有底气。这得益于在农村七年的锻炼,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日子里,他们的热情,乐于助人,纯朴、善良,吃苦耐劳的精神影响着我的一生。
(部分照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