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不归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小课题研讨课之古诗文生活情境类命题指导

创建于2024-05-07 阅读269

       张定丽老师今天上了一节有趣的课,兼有跨学科的性质,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兴趣盎然,课堂氛围热烈。张老师做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文画互换?这是要做什么?绘画吗?还是?接着看。

       原来是要让学生当导演,写脚本!学生的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张老师在简单介绍了脚本写作的要求后,向同学们展示了目前脚本写作中常涉及到的写作内容。

        ⑴视频主题和目标。

        ⑵视频内容。

       ⑶合适的景别。如特写、近景、中景、全景和远景等。

       ⑷台词和旁白。脚本中应包含角色的对话和旁白。

       ⑸设计镜头和节奏。

       用了一道典型例题来说明。

       里面涉及到了一些术语,张老师做了一些解释。

      ①景别(镜头)

     远景:展示人物及其周围广阔的空间环境。全景:表现场景的全貌与人物的全身动作。近景: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的局部。特写:画面的下边卡在肩部以上,或被摄对象的局部。

       ②画面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③文案:人物所说的话,旁白。

      ④音效:背景音乐可以有效地渲染气氛、传达感情、引起读者共鸣,是视频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接着,又提到了写作要关注的三个要求:根植文本,创设意境;自然过渡,合理衔接;情景交融,善用渲染。重点让学生关注了第一点,告诉学生,一定要认真研读文本,确定好选取哪些片段来拍摄,然后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对意境进行合理的创设。创设意境的依据是原文本中的场景和情感,不能用自己对景物的固有认识来代替作者蕴藏在景物中的独特情感认知,更不能根据自己的既有经验来随意改编。

       学生们对这个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张老师趁势又给了一个小作业。

        并要求学生们在课下尝试选择《赤壁赋》中的一个片段,选择合适的音乐和场景,拟写拍摄脚本,以视频语言的形式,表现苏轼在《赤壁赋》中蕴含的感情。

阅读 26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