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是花开的季节、挚爱的季节。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国培小数三坊于5月8日在吴忠市利通区第七小学和第三小学进行线下第四次集中研讨。本次活动围绕“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结构化教学与能力迁移—以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为例开展课例研讨、评课议课及专题讲座。活动由吴金燕老师和余晓蓉老师主持,小数三坊的全体教师参加本次培训。整场活动全程开放线上直播,有近300人线上参与活动。
课例展示现风采
利通区第十六小学的马嫄老师执教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通过动手拼摆,列表观察,小组合作交流等方法,经历“猜想—验证—结论”的学习过程,推导和归纳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通区第七小学侯小荣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通过求学校周边的花坛面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借助数方格,感知转化,让学生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面积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接着通过剪拼操作,运用转化,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探究长方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顺利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最后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开元小学的周海荣老师执教的《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周老师以问题“如何确定小蜘蛛现在的位置”为驱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基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用多样表达小蜘蛛的位置。让学生学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通过多样化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建模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并渗透数学“符号化”思想,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简洁美。
利通区第三小学的何家燕老师执教的《位置与方向(二)》一课,何老师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神州13号搜救返回舱的情境,把有趣鲜活的题材引入数学课堂中,赋予数学知识生活化、趣味化。整节课从找返回舱在指挥中心的位置,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一步步走向深入。
评课议课换思想
课堂教学展示后,工作坊的吴婷老师、吴金燕老师、马海燕老师、陈婉浈老师等十四位老师分别对以上四节课例进行评课,这十四位老师各抒己见,对课堂上的亮点给予充分肯定,同时针对课堂上出现的不足也和大家共同探讨多种解决方式,梳理教学策略,总结教学方法,争取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通过此次听评课学习,相信我们在以后的教学道路上会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专题讲座促成长
首先由尹金梅老师给我们带来《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结构化教学与能力迁移﹣﹣以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为例》的专题讲座。尹老师从新课标中的结构化、什么是结构化教学、课程内容结构化的价值和意义、结构化教学与能力迁移实践策略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尹老师采用大量具体教学实例深入浅出的讲解,犹如一场知识与教法的洗礼,总结提炼出六大实践策略引领我们在教学中尝试做到“教本质、教共性、教迁移、教通透、教实践、教整理”,让我们对结构化教学与能力迁移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有了更加明晰深入的理解。
马建军老师带来的《新课标下单元结构化教学设计》的讲座让我们收获满满,马老师用总—分—总形式,指导我们从预期大单元目标及学业质量、大单元结构化活动设计、分课时实施(多个课时实施的教学案)、大单元学习结果及反思改进四个方面正确高效的撰写新课标下的单元结构化教学设计 。
李玉琴老师带来《如何理解和把握"图形的位置与运动"结构化教学》的讲座,李老师从新课标为什么把“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作为一个主题、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图形的位置与运动”的关联、如何在“图形的位置与运动”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帮助我们正确把握“图形的位置与运动”结构化教学。
苏少军老师带来《如何运用结构化思维评课》的专题讲座,苏老师首先从一个小测试入手,告诉我们什么是结构化思维。接着从什么是评课、听课的现状与归因、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评课需要什么、评课的标准是什么、课堂评价标准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评课的原则和方法、评课评什么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如何运用结构化思维评课,真是干货满满。
此次国培,是对我们思想上的一次洗礼,是心灵上的一次震撼,是理念上的一次革新。我们将以此为起点,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在教中学、在学中研,在教育舞台上尽情绽放!
撰稿:巴鹤
供图:巴鹤
初审:马建军
终审:尹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