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发“圈”了吗?——蓝天京华幼儿园中三班课程故事

蓝天京华幼儿园
创建于05-07
阅读 26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日生活皆课程,

一句对话,一个游戏,一张照片,

都能成为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当我们静下心来倾听,

就会发现儿童世界的有趣故事。

“朋友圈”的缘起

果果:江景焕,你妈妈昨天是不是做很多好吃的

焕焕:是啊,你怎么知道?

果果:我从妈妈的‘朋友圈’里看到的,‘朋友圈’能分享好多事情呢!”

霖霖:我也看见了,我也看见了

         一天,孩子们开启了有关“朋友圈”的聊天话题,追随孩子们的兴趣,中三班生成了新的活动内容——如果孩子也有“朋友圈”

      “朋友圈”在哪里?“朋友圈”里有什么?“朋友圈”是用来干什么的?小朋友们带着这些小问号,开启了寻找有关自己“朋友圈”的答案。

我们的思考:当孩子们发现同伴的假期趣事时,他们迫不及待的想与同伴、老师分享,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成为孩子的朋友,与孩子平等交流,在平等的关系中,让孩子们自由、自主、自信的表达与探索。

什么是“朋友圈”

邓谦:朋友圈就是好朋友一起玩,不吵架。

果果:朋友圈是一个圆形

仲秋:朋友圈可以发照片的。

琛琛:爸爸妈妈都有朋友圈,还能点赞。

明睿:“朋友圈就是朋友的意思。

👩🏻‍🏫:朋友圈是手机微信上的一个功能,朋友圈可以发照片、视频,还能把生活里有趣的事情展现出来,相互分享最近的动态,让朋友们知道你最近都发生了哪些事情……

朋友圈可以干什么

       带孩子们了解完什么是朋友圈之后,我们又开始探讨、表征朋友圈里面可以做哪些事。

        通过表征发现朋友圈可以做的事情可真多,比如了解别人发生的事情、记录生活中开心和不开心的事、分享自己的生活与心情。

伊伊:朋友圈可真有趣。

美汐:能发这么多好玩的事情,还能跟好朋友分享

一一:我也想发朋友圈,你们记得来看哟!

教师思考:朋友圈来自我们的生活,每位成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朋友圈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了解彼此的重要方式,它起到了了解沟通的作用。幼儿有发朋友圈的想法,教师应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想法。

朋友圈1.0

    通过我们的商议,第一条朋友圈新鲜出炉啦

随着第一条朋友圈的完成,孩子们发现虽然都画了有趣的朋友圈,可是欣赏时不知道是谁的。这时果果提出爸爸妈妈的朋友圈有头像,我们小朋友也可以设计一个自己的头像。经过大家的一致认可,我们一起来设计属于自己的头像吧!

看一看我们独一无二的头像吧~

教师思考: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并按自己的想法设计头像,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朋友圈2.0

        通过多次商议,我们最终决定将朋友圈头像、故事盒子张贴在一起,内容夹在背景图上,用大燕尾夹悬挂在墙面的方式来存放朋友圈,贴好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头像,既整齐美观又方便幼儿取放。

朋友圈格式日益完善,孩子们重新发“圈”啦!

在欣赏朋友圈时,孩子们发现看不懂同伴朋友圈的内容,老师记录的文字他们也不认识。

        对于朋友圈看不懂的问题,孩子们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最终决定利用一日活动中的过渡时间,拍下今日更新的朋友圈,请幼儿在同伴前分享播报自己的朋友圈,与同伴分享

00:36

教师思考:前期的朋友圈,孩子们通过游戏故事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分享“哇”时刻。现在的朋友圈,孩子们不仅有记录,还有分享的新形式,拉近了同伴间的距离,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朋友圈3.0

有了“朋友圈”以后,孩子们总是迫不及待地去分享自己的所见所得,开始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我们惊喜的发现,幼儿的视角与想法各不相同。

有的幼儿会关注到身边人,大胆表达爱意。

有的幼儿会更关注自我情绪,有开心、伤心、好奇、惊讶、害怕等情绪。

有的幼儿会记录自己的游戏活动。

不可思议的是,很多幼儿还会分享他们的梦境和他们大胆、创意性的想象。

        “朋友圈”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马赛克图案,我们透过孩子多元的朋友圈表现形式,从不同视角了解儿童的完整看法,和儿童共同建构一副有关儿童世界的图景。

课程反思


        在“朋友圈”课程故事中,幼儿通过发现、讨论、思考等方式亲身体验和探究,这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非常宝贵的经验,大大提升了幼儿的交往能力。老师追寻着幼儿的步伐,引导幼儿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满足幼儿的想法来不断支持幼儿的探索与发展,用更贴切幼儿生活经验的方式,让幼儿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我们朋友圈的故事还在继续,还会有很多的可能性等我们去探索,我们依旧会鼓励支持儿童发现自己的世界,感受难忘而美好的童年。

阅读 26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