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章中的毛主席诗词

老丹
创建于05-07
阅读 28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红军不怕远征难”,“大渡桥横铁索寒”:节选自《七律长征》,原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中国工农红军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作者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以及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956年6月,毛主席巡视南方,在武汉三次畅游长江写下此词。

该词描绘了1956年中国积极建设的现象,表达了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建设祖国和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体现出来毛泽东对未来景象的展望,也表达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百万雄师过大江”:这句出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原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强渡长江,23日晚占领南京。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后欢欣鼓舞写下了这首诗。

“江山如此多娇”出自《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936年2月,毛泽东率红军抗日,来到西北高原。在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附近的袁家沟,写下壮丽的《沁园春·雪》。

“梅花欢喜漫天雪”出自:《七律·冬云》。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这首诗以“冬云”起兴,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表现了当时国际上严峻的反华局势以及中国共产党人不惧强暴的大无畏精神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全诗成功运用象征、比兴和对比等艺术手法,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意志。

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这首七律,记述了毛主席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时的真实感受。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鲜明地体现了毛主席高远的思想境界

“不到长城非好汉”选自: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1935年8月,毛泽东主席粉碎了张国焘分裂红军的路线后,率红一方面军继续向陕北根据地挺进。9月中旬,红军攻克天险腊子口,奇迹般越过岷山草地,进入甘肃南部。10月7日,红军在宁夏六盘山的青石嘴,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了六盘山,此词即是作者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鹰击击长空”:此句诗词节选自《沁园春长沙》,上阙原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此词是毛主席于1925年晚秋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后人曾评价此词“心忧天下,豪气干云,自始至终表现的是一种拯救天下、舍我其谁的责任”。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出自毛泽东的《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

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词的上阕,嘲笑反动势力对中国的攻击是“苍蝇碰壁”和“蚍蜉撼树”。这种自信,似乎比战争年代写的“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还要超迈。词的下阕,把“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发展为了“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表达的依然是诗人一贯提倡的“打鬼”精神。不过,诗人的这个愿望,似乎更为急迫了,“一万年”的拖沓,“从来急”的道理,“光阴迫”的现实,促使他发出“只争朝夕”的号召。

“红旗越过汀江”出自:

清平乐·蒋桂战争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首词的写作背景与毛泽东在闽西的革命活动紧密相关。1929年,毛泽东率领红四军进入福建,面对军阀混战和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他利用军阀之间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怨恨,以及红军发展提供的契机,率领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闽西,谋求新的发展。在这次行动中,红军成功渡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开辟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实现了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景象。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和政治成就,让毛泽东感到兴奋和激动,于是写下了《清平乐·蒋桂战争》这首词,以表达他的革命情怀和对未来革命胜利的信心。

“无限风光在险峰”出自毛泽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诗的写作起因看,诗人面对的仅仅是一幅照片——右图,他需要从这幅摄影作品中挖掘出其思想和艺术内涵,并通过自己的主观再创造,使读者从诗的艺术效果去感受摄影作品的美学内涵。应该说,毛泽东的这首诗所达到的艺术效果远比摄影作品要强得多,因为它融注了更为深刻的哲理表现出了更为昂扬的精神。

此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诗人借对仙人洞的描写,说出在艰难险阻中寻求治国自强的真理,表现出革命将士们临危不惧、毫不动摇、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气魄。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是毛泽东在1961年为身边一位参加民兵训练的工作人员个人照题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 下图为此照片。

该诗通过对女民兵军事训练的勾画,描绘了中国妇女前所未有的飒爽英姿,赞美了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颂扬了新中国妇女崭新的时代精神风貌和随时准备保卫祖国的不平凡志气。

《卜算子  咏梅》,原文: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此诗作于1961年冬季,毛主席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对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颂扬了梅花“俏不争春”的傲骨、坚贞和美丽,彰显出革命者坚韧坚定、无私无畏的高贵品质,鼓励大家蔑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为了继续长征,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准备于泸州与宜宾之间渡过长江;但遇到阻碍,毛泽东果断地决定二渡赤水,折回遵义,于是再次跨越娄山关。02月25日凌晨,红军向娄山关挺进,在红花园与黔军遭遇,黔军仓皇应战,败退关口,红军沿盘山道猛烈攻击,傍晚时分终于把这座雄关控制在手中。大部队顺利通过,迈向胜利的前程。由于这一仗意义重大,所以诗人心情无比激动,在战斗结束不久即挥笔写下此词。

《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一,原文:“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七律二首送瘟神》是毛主席在1958年6月30日从《人民日报》得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后写下的七言律诗,意喻全国人民都可以成为像尧舜那样伟大的人物。

《蝶恋花·答李淑一》是毛泽东的词作,作于1957年5月11日。此词为抒发悼念情感之作,寄托了作者对夫人杨开慧烈士和亲密战友柳直荀烈士的无限深情,表达出对烈士遗孀和昔日老友的关爱,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悼念和崇高敬意,歌颂了革命先烈生死不渝的革命情怀,激励广大人民捍卫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作者以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运用美丽的神话故事,营造出一个奇妙优美的艺术境界。

阅读 28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