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时间:2024年4月
观察区域:大三班建构区
观察幼儿:建构区部分幼儿
室内搭建初体验
第一次搭建中,没有为幼儿提供天安门范图,从幼儿搭建作品中可以看出,幼儿对天安门的造型以及结构特点只是具备初步了解。
比如:天安门的城门是拱形的,天安门结构呈对称。
完成搭建后,组织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通过观察天安门的图片以及视频,从各个角度了解天安门的造型及结构特点,引导幼儿观察细节上存在的问题。
通过共同探索,幼儿发现:
1.天安门有五个城门,正中门最高大。
2.天安门上有国旗和毛主席画像。
3.天安门前还有升旗台和金水桥。
带着这些问题,幼儿进行了第二次尝试。
再次尝试室内搭建
问题1:搭建城门时发现半圆形积木数量不够多,无法搭建五个城门。
解决方法:用雪花片拼插出“拱形城门”造型。
幼儿发展:幼儿在搭建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想办法解决,可以借助其他材料代替。
问题2:搭建好天安门主体结构以后,发现建构区没有国旗。
解决方法:向美工区小朋友寻求帮助,并且完整具体的表述自己的诉求“我们需要9面国旗”。
幼儿发展:多方支持,区域联动。
问题3:搭建好天安门主体结构,准备搭建金水桥时,发现没有足够的积木进行金水桥的搭建。
解决方法:借助雪花片拼插出“金水桥”造型。
幼儿发展:幼儿在搭建过程中可以使用辅助材料创意搭建。
这是幼儿第二次室内搭建的总览图,在本次搭建中可以看到幼儿更加注重细节,对天安门的外部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可以借助辅助材料进行创意搭建。
从“小巧玲珑”到“庞然大物”
从搭建作品中可以看出,幼儿对天安门以及古代建筑的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搭建水平也有明显提高,从小巧玲珑变成庞然大物,有了丰富的材料支持,幼儿作品不再缩在小角落里,可以大胆的在建构场地铺开了。
游戏价值的思考
“天安门”搭建由最初的几位幼儿发展成更多的幼儿参与。在多次搭建游戏中,“如何架高、封顶更加牢固”是每次搭建都会出现的关键点,幼儿对不同高度、形状积木的稳固性有了亲身体验。游戏一次比一次深入,孩子们搭建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如金水桥、升旗台。持续的搭建中也看到了幼儿深入思考、专注的学习品质。
游戏前观察:带幼儿从各方面了解天安门的造型和结构,细致的观察让幼儿对天安门更加了解。
教师支持:充分利用回想环节,引导幼儿共同思考、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提供材料以及空间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