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新温故,教海泛舟
——信阳市二高物理大组2024年五月份教研活动

丽丽
创建于2024-05-07
阅读 221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五月伊始,阳光灿烂。信阳市第二高级中学物理教研大组于2024年5月6日下午在梅伶俐老师的精心主持下,召开了教研大会。卫传伸副校长、孙健副校长、杨灿组长、李国辉组长及全体物理教师参加本会。此次大会主要进行了新教师观摩课与一轮复习备考研讨活动,会议上教师们积极发言,热烈讨论,形成浓厚的研学氛围,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梅伶俐老师主持会议流程

一、新教师观摩课

青年教师付明卉就《动能定理的应用》一节进行授课。付明卉老师展现出了一位年轻教师的课堂调动能力,在不断的设问中,学生全程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同时,付明卉老师知识讲解细致,复习总结到位,体现出一位年轻老师对知识的熟练应用,是一节较为成功的观摩课。

学生演板

学生认真答题

二、观摩课点评

彭浩老师对付明卉老师的课堂给予肯定。彭浩老师表示,付明卉老师平时扎实努力,积极听课,成长较快。本节课有三点非常突出,一是付明卉老师的教态自然、语言清晰,重难点突破到位;二是学案例题选编较好,由浅入深,例题讲解完变式巩固,同时总结方法,符合学生对规律应用的学习;三是课堂氛围较好,学生参与度较高,也是老教师需要学习的地方。为了青年教师的快速进步,彭浩老师对课堂细节给了一定的指导,比如课堂语言需精准,动能定理的表达式要着重强调,注意书写规范,以防与之后机械能守恒能量守恒表达式混淆。

三、一轮复习备考研讨

李国辉老师对新高考模式下一轮复习的方向把握进行了专题报告。李国辉老师从四个大方向进行指导——


一是研究考点,通教材。考点给备考提供了方向,看新课标对考点的要求是了解、理解还是应用,把握好方向才能精准备课;新教材的课后习题要重视,尤其是复习提高A、B题组的B组习题,对学生有一定的能力指导,同时,教材中的拓展材料中提供了命题情境,需多加注意;多研究高考真题,研究高三模拟题,看新题与过去的题有何区别,有何转变。


二是提高备课效率,形成高效课堂。高三复习主要有两类课堂,专题复习课和讲评课。专题复习课可以从两个层面切入:学生层面,怎样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老师层面,高效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课堂上要让学生三动:动脑、动手、动口,让学生不断思考,不断解决问题。讲评课就像物理中的受迫振动,想要达到共振使振幅最大,老师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找出学生错误原因,是知识性错误还是解题方法错误,亦或是审题计算失误;②指导学生审题,点拨思路;③归纳方法,总结技巧;④发散思维,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从不同角度理解;⑤补偿练习,对同类型错题进行针对性训练。

三是微专题复习。微专题学案复习,一节课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针对性强,微专题的设置是考点+考点解读+例题+针对练习题,其中例题和针对练习是高考题+模拟题,既有对高考的把握,又有对近期新题的把控,对重要的考点还要进行强化练习。

四是选题编题。老师要多刷题筛题,题主要来源于各省会、名校、联考题、地市级等调研题模拟题,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同时,也可以根据需求改编,将题套入情境中,将要考查的点融入题中。

四、自由发言

为了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探索新高考下的高效课堂模式,大家展开了讨论,其中,以卫传伸副校长和杨灿组长为代表进行发言。

杨灿组长发言

高考还是依据新课标和教材,大家需要多研究教材,研究课标,对习题要精选精炼,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读题审题能力,熟练运用规律、定理、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规范答题的能力等。试题具有科学性,依据一定的物理事实,试题难度较之前偏大,优秀者可得高分,躺平者不得分,区分度较明显。大家还要多研究高考试题和各省会名校试题,研读《新课程标准》和《中国考试》杂志等。

卫传伸副校长发言

卫传伸副校长从付明卉老师的课堂切入,指导如何进行高效课堂。卫传伸副校长对付明卉老师的教态、多媒体操作、知识衔接、知识复习、过程强调等进行了肯定,并指出,本次教学属于规律应用类,学案可呈现三个角度:①单体多过程;②往返运动;③曲线运动。体现出动能定理的宏观应用,让学生在看到题的时候对类型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对学生进行审题读题训练,进行深度思维训练,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比如对经典老题形成结论,再发散问题,情境联系知识应用。

春末夏初,晓风和煦,本次教研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圆满结束,我们收获了宝贵的经验财富!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聚势赋能,行稳致远,让我们一起继续前行,在教学路上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编        辑:   李 丽

摄影摄像:   夏 超    李 丽

审核指导:  卫传伸   孙 健

阅读 221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