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疱疹性咽峡炎知识宣传科普

翠茵幼儿园
创建于05-06
阅读 67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温馨提示     

      近期天气不断升高,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这类传染病进入高发期,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各项防范呢?接下来让我们对疱疹性咽峡炎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为特征,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常见于夏秋季,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小孩子,而幼儿园(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是它们最容易下手的地方,往往出现聚集性疫情或暴发疫情。

      疱疹性咽峡炎,还有一个撞脸指数高达99.99%,大家熟知的“表兄弟”——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多为有发烧,嗓子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心脚心。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初为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围红晕,以后变成发亮的疱疹,破溃以后变成小溃疡。多数可见丘疹、疱疹和溃疡同时存在。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病毒会在体内大量复制。

      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一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温馨提示

      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可使用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烧药,防止高热惊厥。


疱疹性咽喉炎有传染性吗?

答案是:有  有   有

传染源: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都是重要的。

传染源传播途径:

      胃肠道(粪-口)、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等。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孩子患疱疹性咽峡炎如何护理?

     疱疹性咽峡炎虽然来势凶猛,让家长们乱了阵脚,但多数还是以轻症为主,具有自限性,整个病程一般持续7天,只有极少数会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因此,孩子一旦中招了疱疹性咽峡炎,家长需要给孩子做好积极的处理,但也无需过于焦虑。

⚪ 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做好呼吸道隔离,居家隔离 1 周。

⚪ 注意休息,保持室内清洁及空气流通。

⚪ 清淡饮食,不宜进食过烫、辛辣、酸、粗、硬等刺激性食物。应进流食或半流食,饮食应少食多餐。

⚪ 口腔护理,饭后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低龄患儿可以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

⚪ 发热患儿护理,衣被不宜过厚;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勤监测体温,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以便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预防措施     


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

   吃熟食、喝开水:不吃生冷、半生不熟的食物;不喝生水,要喝烧开的洁净水。

勤通风、晒被褥: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减少病毒停留,每天要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勤消毒:清洗、消毒孩子使用的餐具、玩具和其他物品,防止病从口入,可采用紫外线照射、太阳暴晒、含有效氯成分的消毒剂溶液进行消毒擦拭。孩子的衣服、被褥等可常晒晒太阳,有助于消灭病毒。

幼儿园工作温馨提示 

 1、我园将加强晨检和日常观察、对幼儿玩具、用具、餐具等清洗消毒工作,减少间接接触传播;严格按照疫情防控标准,加强环境卫生工作,全力做好预防工作。

2、如在晨检时发现孩子口腔内有疑似疱疹性咽峡炎起疱等现象的,请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保健医生及老师工作,将幼儿带到正规医院就诊,确认没事后让医生开具诊断证明后可回园。如果孩子确诊,请居家隔离治疗,康复后,需要出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复证明方可返园。

3、现在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不要过度担心,只要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形成合力,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让我们家园共筑坚固的流行病防御城墙,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图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阅读 67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